李萬君在吉林代表團媒體開放日答記者問。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冀文嫻、馬力報道:「在以前,我們就想讓中車的產品,讓這些高鐵、城鐵出口到全世界,這是我們最大的夢想。可以說,現在它不是夢了,已經成為現實。」十九大代表、吉林省總工會副主席、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電銲工李萬君激動地說。中國中車現在是世界第一大軌道交通制造企業,產品不僅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更出口到世界103個國家。
李萬君從1987年進入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到現在30年,始終從事軌道客車的銲接工作,多次在國家級技能大賽中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被授予「全國技術能手」和「中華技能大獎」,先後參與包括高鐵在內的中國幾十種軌道客車的首件試制工作,技術攻關100多項,獲得25項國家專利。
工匠精神質量保障
在他看來,工匠精神和中國夢、個人夢是緊密連接在一起的。他解釋道;「高鐵生產過程中,有364道工序,一列車的銲縫就有1.6萬米長。高鐵在高速運行過程中,可以說每一個銲縫,包括每一個銲渣掉下來,都會給高鐵安全带來隱患,甚至威脅到旅客的生命安全。這就要求,高鐵的每道工序,每個操作人員必須用工匠精神,精益求精地高標准完成手中產品,確保中國高鐵跑得更快、更穩。」
「中車人」用工匠精神使中國高鐵成為質量的保障,不僅滿足國內市場的需求,同時出口到世界各地,尤其是在「一带一路」逐步推進過程中,中車產品同時出口到全球103個國家。
9月21日,具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復興號」高鐵在京滬在線以每小時350公里的速度正式運營,上海到北京運行時間縮短到4個半小時。10月16日,中車長春軌道客車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美國波士頓地鐵正式下線交付。這是中國國內首批整車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符合「美國標准」的地鐵列車。「我們的高鐵事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完全可以說,從一名追趕者變成了世界的領跑者。」李萬君說。
李萬君表示,下一步應該繼續打造高鐵這張亮麗的名片,希望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都能夠感受到中國制造的「復興號」带來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