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本地新闻

"首届国际'轨道+物业'发展论坛"在深圳举办

2017-11-28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姚志东报道:11月24日,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地铁与轻轨研究中心、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工程建设专业委员会、世界资源研究所共同主办,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首届国际轨道+物业发展论坛"在深圳市银湖会议中心隆重举行。国家相关部委领导、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知名企业领袖及媒体记者等200余人济济一堂,共襄盛举。

  本次论坛旨在共同分享"轨道+物业"发展的经验和智慧,深入探讨实际问题和最新问题,为国家政府出相关政策建议,受到了全国轨道交通企业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

  当日上午9时,论坛正式拉开帷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原巡视员刘贺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轻轨中心主任李迅,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肖民先后致辞。

  李迅主任认为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的有机结合,更加凸显了我国目前正蕴藏着规模庞大且发展潜力巨大的轨道交通潜在经济带或经济区,具有规模化发展潜力的大市场轮廓与脉络越来越清晰可见,要以"轨道+物业"融合发展为主题,专注探讨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以及轨道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模式。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与城市发展的相互结合,在政策上还要需要有所突破,技术上要汲取成功的经验。

  深圳地铁集团肖民总经理指出,深圳作为较早实施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TOD发展模式的倡导者,提出了建地铁就是建城市的发展理念,而作为深圳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的主体单位,深圳地铁集团实施投融资、建设、运营、物业开发四位一体的发展战略,坚持"轨道+物业"的创新发展模式,通过积极融入城市发展战略,尤其是在参与前海蛇口自贸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深圳北站商务中心区等城市重点开发区域的建设实践中,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主动引导区域功能的科学布局,规划建设地铁上盖综合体,在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实现了城市、交通、环境的协调发展。同时,通过这些年"轨道+物业"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将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带来的土地增值和物业升值真正反哺给地铁建设运营,不仅有效减轻了地方政府在轨道交通建设方面的投资压力,也使企业形成自我造血机制,为地铁经营构建了可持续的盈利机制,探索出了一条轨道交通企业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高端对话环节,来自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原巡视员刘贺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轻轨中心主任李迅、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物业开发总部副总经理杨建华、世界资源研究所可持续城市项目主任刘岱宗、香港铁路有限公司京津冀物业公司总经理梁秉坚、原东急设计总建筑师 北田静男等企业代表、专家学者,聚焦"轨道TOD在土地储备、土地使用权出让、规划指标调整和规划协同的创新与探索"主题,展开深入交流探讨。

[责任编辑:郑婵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