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江蘇 > 本地新聞

《中國民眾的經濟信心指數報告(2017-2018)》發布 2017年度中國民眾總體經濟信心高漲

2017-12-28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12月28日,由紫金傳媒智庫打造的《中國民眾的經濟信心指數報告(2017-2018)》在南京江北新區發布。2017年度中國民眾總體經濟信心高漲,同比躍升10%,民眾預期經濟信心指數突破70,十九大順利召開顯著拉抬民眾經濟信心。

  報告顯示,2017年度中國民眾的總體經濟信心指數(Chinese Economic Confidence Index,簡稱CECI)為64.79,首次跨入60以上的區間,同比增長10%。細分來看,當前經濟信心指數為57.94,高出去年7.36個點;預期經濟信心指數則成功突破70大關,達到71.64,表明民眾的預期經濟信心跨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值得一提的是,中等收入群體是社會最為看重的中堅力量,也是社會的壓艙石。中等收入群體對于國家整體經濟發展更敏感,也往往更容易從宏觀經濟發展中受益。其理性和審慎的態度,決定了他們的經濟信心指數一直呈現為偏保守。2017年中等收入群體的總體經濟信心指數為67.25,高于平均水平2.46個點,呈現為明顯樂觀。而低收入群體當前經濟信心指數也是首次邁入“樂觀”區間,經濟改革成果惠及面實現質的飛躍。

  報告還顯示,一線城市總體經濟信心指數重返第一陣營,其中深圳經濟信心指數提升最為迅猛,由去年的第十(57.91)迅速上升至今年的第二(66.80),同比提升15.4%,漲幅居于首位。這與深圳今年經濟穩中趨好,經濟增長率排名全國前列有關,同時與深圳市從傳統經濟向互聯網經濟轉型成效顯著,新經濟持續發力也不無關系。

  經濟信心指數的四個維度中,民眾對當前就業形勢的信心首次邁入“樂觀”區間,經濟形勢信心指數漲幅最大,消費意願信心指數微弱提升。三線城市顯現消費崛起傾向,預期消費意願高于一二線城市,且消費升級趨勢日漸明朗;一線城市民眾購房意願下降,進而導致了該群體預期消費意願的回落。民眾2018年的消費和投資計划中,對教育、旅游和數碼類產品的需求有較大程度的提高,消費結構轉型繼續。總體而言,對經濟信心的認知“樂觀派”比“悲觀派”仍然多近一成,十三個城市的“樂觀派”比例均高于“悲觀派”比例,南京“樂觀派”比例超60%。

  此外,紫金傳媒智庫團隊探尋新聞媒體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信心,從另一個角度來刻畫、反映我國經濟當下發展的現狀和人們對未來發展的預期。新聞大數據研究表明:2014年至2017年期間,中國經濟輿情大數據信心指數呈現出“先升後降,再回升企穩後繼續上升”的形態,這與我國經濟實際運行的數據相互印證。

  當天,南京市江北新區管委會與江蘇紫金傳媒智庫合作共建“江蘇紫金江北新區創新研究院”簽約儀式在江北新區研創園舉行。

  南京市江北新區管委會副主任陳潺嵋出席儀式並致辭,她指出,社會智庫具有研究更客觀、視角更多元、機制更靈活、渠道更國際的優勢,當前江北新區正處于改革創新發展的關鍵時期,迫切需要借助“外腦”,借鑒國內外先進經驗,加快搭建形成支撐新區“三區一平台”戰略推進的體制機制。希望雙方密切合作,早出成效。一是推出一批具有決策影響力與社會公信力的標志性智力成果;二是造就一支堅持正確政治方向、德才兼備、富于創新精神的公共政策研究和決策諮詢隊伍;三是建立一套治理完善、充滿活力、監管有力的智庫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力爭用3-5年時間,推動江蘇紫金江北新區創新研究院建設成為支撐區域創新發展的專業化高端智庫,為江北新區創新發展提供全方位、多層次、高質量的智力支撐。(鄧旭宇)

[責任編輯:吳梓泳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