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唐勇平 通訊員嚴潔 報道:湖南永州市東安縣從精准識貧入手,突出以發展生產,促進貧困人口增收為重點,實現了上大、岭觀、吊牛坪、榴星、舜皇、山水、高梘等7個村6949人退出貧困行列。2017年,東安縣脫貧攻堅戰役交上了一份滿意的民生答卷。
2017年以來,東安縣委、縣政府堅持把脫貧攻堅工作為檢驗“四個意識”的重要標尺。縣委書記、縣長带領所有縣級領導對全縣38個貧困村實行一對一聯系,派出38個工作隊4000名干部進駐38個貧困村,帮助駐點村重新修訂了三年帮扶規划,對建檔立卡的貧困對象找准致貧原因,因戶施策,開展結對帮扶。
加快推進產業扶貧。全縣確定楠竹低改、油茶種植、生豬養殖、牛羊養殖四大重點扶貧產業。完成油茶種植1800畝、楠竹低改2500畝、山羊養殖3200頭,带動貧困戶3000余戶、9200余人。突出“企業+貧困戶”和“大戶+貧困戶”的模式發展產業。對接貧困戶4641戶。發揮國宴名菜“東安雞”的品牌效應,带動貧困戶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投入扶持資金1400萬元,用于38個貧困村集中光伏發電站建設, 2018年可給38個貧困村每村增加收入4萬元以上。
加大了小額信貸工作力度。全縣共建立金融扶貧服務站28個,助農取款服務點5個。縣財政投入300萬元給全縣所有的貧困人口購買“特惠保”,實現貧困戶家庭人身綜合險全覆蓋。
有序推進就業扶貧。抓好就業培訓和勞務輸出,全年貧困人口勞動力培訓1400人次,完成招收貧困勞動力就業800人,完成縣勞動力轉移就業1339人。設立護林員、防火員等生態公益崗位,優先安排貧困人口就業。全縣已有160余名貧困人口成為護林員,每人每年可獲10000元工資性收入。
易地扶貧搬遷和貧困戶危房改造穩步推進。采取分散小集中建設與貨币安置,已建設完工入住211戶625人,已完成主體工程275戶;貨币化安置203戶819人,已全部簽訂購房合同,入住127戶505人。貧困戶危房改造852戶,已全部竣工。
教育扶貧不斷深入,共發放教育助學金601.97萬元,8229人次。共完成雨露計划47人,共計117500元。健康扶貧不斷健全,將全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47556人實行采取“先診療、後付費” 大病分類救治,報銷比例提高到90%以上,共享受此項政策895人,共補貼189.28萬元。
全力抓好社會扶貧。開展了百企帮百村活動,推進中國社會扶貧網試點,累計發布愛心需求信息21075條,成功對接19215條,對接成功率達91.2%,位居全市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