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車組裝配車間
走進中車長客股份公司的動車組裝配車間,人們會被眼前的場景所震撼:偌大的車間里整齊有序地停滿了處于組裝階段的新動車車廂,放眼望去,一節節動車如銀龍盤臥,顯得優雅而壯觀。尤其是像子彈頭一樣的流線型車頭,給人一種風馳電掣般的即視感。
中國標准化動車組
大到沒邊的生產基地里打造出世界領先的動車組
這個可容納77節動車車廂的組裝車間,雖然大到“一眼望不到頭”,卻只是長客股份公司生產基地的一小部分。中車長客相關技術人員告訴記者,“中國標准動車組是中國首個自主研發的新型動車組,技術水平世界領先,同時,它又是一個龐大、復雜的技術體系,每列包含焊縫15819.6米,塗裝油漆面積2000平米,導線15357根,設備點7642個,裝配工序2496道,只有嚴謹的工藝策划和工藝保障,才能打造出高品質的中國標准動車組。”
中國標准化動車組
近年來,中車長客股份公司中國標准動車組工藝團隊獲取了多項高鐵工藝技術創新成果,其中集團及省部級以上創新成果3項,在鐵路裝備行業高鐵工藝技術領域,共申報獲取技術專利17項(含發明專利5項),全面實現了工藝制造技術的自主化,用高水平的工藝支撐中國標准動車組生產。
周晶輝,中車長客股份公司高級技师、公司首席操作师
技術創新加上工位制節拍化的生產模式
高級技师、公司首席操作师周晶輝認為,之所以能擁有這麼龐大的生產能力和這麼高的市場佔有率,歸根到底還是在推進中國標准動車組生產的同時,工藝團隊推行了一系列新工藝技術。“重點包括轉向架柔性生產線、車體三維曲面加工、攪拌摩擦焊技術、調試自主開發智能診斷儀應用等技術創新13項。提高了產品質量,增強了我國高速列車在工藝技術領域和產品制造上的核心競爭力。”
據周晶輝介紹,為了保證產品質量、提高生產效率,標准動車組的工藝管理講究高品質,重視前期策划、執行規范、操作標准化,把標准和規范貫徹到生產的每一環節中。“標准動車組的生產采用工位制節拍化的生產模式。比如裝配工序改善後,生產以4個小時為節拍將工作量化。物料配送、生產組織等都以4個小時為一個單位,形成流水,使得工位銜接順暢。”
中國標准化動車組
中車長客股份公司生產制造的中國標准動車組體現了高品質和工業美感,與公司生產單位的操作文化和新一代高鐵工人的職業素養密不可分。在中國標准動車組的生產過程中,公司推行“萬萬千”、“一口清”、“實名制”等品牌活動,為中國標准動車組的制造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設計經理鄧海
如今要打造“量身定制”的技術標准
公司設計經理鄧海今年44歲,1997年參加工作的他參與了公司研制的所有新型動車組,作為設計經理,他是整個項目的掌舵人。從圖紙設計到方案認證,從生產服務到試驗考核,每一個環節他都全程參與,統籌規划、反復論證,確保項目按計划實施。“以前設計動車組時,受到外方技術制約,無法針對我們自己的運營實際進行‘正向設計’,如今我們要打造‘量身定制’的技術標准,雖然歷經了很多困難,但是我認為值!”
經常外出以及高強度的工作使他無暇陪伴家人,甚至因缺乏休息曾一度左耳失聰,但是他在接受采訪時最多提及的還是感恩,他說,“是團隊年輕的同事們每天十幾個小時的工作使中國標准動車組成為了現實,是中國高鐵事業讓我這個大山里的孩子有了展示的舞台。”
中車長客廠區航拍
中國高鐵駛向未來
時光拉回到2015年 6月26日,一列崭新的時速350公里中國標准動車組從中車長客列調廠房中緩緩駛出。歷經兩年700多個日夜的精心雕琢,“復興號”的神奇面紗終于被揭開。它構建了體系完整、結構合理、先進科學的高速動車組技術標准體系,並带有“純中國血統”,從整體設計以及車體、轉向架、牽引、制動、網絡等關鍵技術都是我國自主研發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它基于國情、破解了諸多“中國難題”,展現的是中國鐵路銳意創新、艱苦奮斗的進取精神。
中國標准化動車組“復興號”下線
目前,鐵路總公司正根據運輸需要,安排“復興號”中國標准動車組系列產品設計制造,批量生產,逐步擴大在不同速度等級高鐵線路上的運用,為人民群眾出行提供更多的選擇。中車長客也在根據世界上其他國家的實際需求,量身打造,設計研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動車組成套技術和產品,積極拓展國際市場,推動中國高鐵駛向未來。
吉網 吉刻APP記者 路豐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