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黑龙江 > 本地新闻

黑龍江省政協第十一屆委員會五年工作綜述

2018-01-24
来源:香港商報網

   服務大局聚合力履職創新謀發展

  ——省政協第十一屆委員會五年工作綜述

  ■召開各類協商議政活動149次

  ■組織委員開展重點調研視察147次,報送調研視察報告147篇

  ■征集提案3266件、審查立案3062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473條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付彥華 實習記者張曉磊報道: 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翻開政協黑龍江省第十一屆委員會工作日程表,循著時間的節點回望:從2013年到2017年,“力促發展、團結協作、情系民生、創新履職”,“組織各類協商議政活動149次,報送調研視察報告147篇,轉交黨政有關部門提案3062件,反映社情民意信息473條”......一個個關鍵詞、一串串數字躍然眼前,政協各項工作穩步推進、碩果累累,取得了新突破、新發展、新成就。

  省政協第十一屆委員會任期的五年,是我國發展進程中極不平凡的五年,更是我省人民政協事業在全面振興實踐中創新發展的五年。砥礪奮進,一路走來,回眸這五年,省政協在中共黑龍江省委的重視和領導下,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中心工作,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較好發揮了協調關系、彙聚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的作用;回眸這五年,破解發展難題、厚植發展優勢、增加百姓福祉,無不凝聚著政協委員們的心血和汗水;回眸這五年,一些履職成果得到國家和省領導的重視,許多意見建議被相關職能部門吸納,為助推我省全面振興發展貢獻了智慧和力量。

  凝聚共識,築牢思想政治根基

  學習是人民政協的一項重要工作內容,也是增進對政協民主協商制度的思想認同、政治認同、情感認同的實現途徑。過去的五年,省政協第十一屆委員會始終堅持以凝聚共識為根本,把築牢思想根基擺在政協工作的首要位置,持續推動理論學習和思想引領,努力築牢團結奮鬥的共同思想政治根基。堅持把學習貫徹中共十八大及曆次中央全會和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作為首要的政治任務,通過主席會、常委會、報告會、交流會、研討會等形式,分專題、分層次組織政協各參加單位、廣大政協委員和政協機關幹部,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以及關於人民政協的新論斷新要求,用所學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尤其注重緊密聯系全省發展大局和政協工作實際,以習近平總書記對東北振興特別是對我省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引,牢牢把握“奮力走出全面振興新路子”的前進方向、“兩個全面”奮鬥目標、“四個堅持”重大任務、“三長三短”辯證方法、“五個要發展”根本路徑等基本要求,精心選題,深入調研,充分協商,引導廣大政協委員在學思踐悟中增進共識、凝心聚力。通過深入學習實踐,進一步堅定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加深了對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解與把握,增強了廣大政協委員履職盡責,投身我省振興發展生動實踐的責任感和主動性。

  圍繞中心,建言助推振興發展

  “以振興發展為中心,緊緊圍繞‘走出一條新路子’開展協商議政”是省政協第十一屆委員會過去五年履職工作的重中之重。著眼優化結構,圍繞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優化區域結構、生態文明建設,助推發展方式轉變;著眼激發活力,圍繞釋放供給需求、發展新興產業、壯大非公經濟,助推發展動能轉換;著眼改革開放,圍繞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建設法治黑龍江、落實產權保護政策、“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助推發展環境改善......省政協第十一屆委員會為突破制約我省經濟社會發展瓶頸問題,深入開展調研協商,積極建諍言、謀良策。

  如何著眼優化結構,助推發展方式轉變?省政協第十一屆委員會交上了一份份沉甸甸的履職答卷:圍繞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召開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議政性常委會議,提出了堅持以深化改革、市場導向、創新驅動、信息技術、質量品牌、用好人才、精准施策等七個方面推動工業轉型升級的具體建議,並在全國政協“東北三省工業轉型升級問題”專題協商會上作了重點發言。圍繞資源型城市轉型發展,提出了激發內生活力、釋放發展潛力等方面的建議,省委連續兩年召開常委會議聽取專題彙報。圍繞優化區域結構、生態文明建設建言,還與省教育廳、團省委共同舉辦兩屆大學生再生資源創意競賽,在高校師生中倡導創新和綠色的發展理念。

  如何著眼激發活力,助推發展動能轉換?省政協第十一屆委員會圍繞釋放供給需求開展深入調研並召開常委會議專題協商,重點就推進千戶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有效實施提出建議。圍繞發展新興產業,就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召開專題協商會議,提出了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等方面的建議;就農產品精深加工、石墨材料以及文體、旅遊、康養等產業發展情況開展調研,提出意見和建議;就黑龍江省建立國家安全食品生產基地提出的建議案,引起國家領導同志的關注。圍繞壯大非公經濟,由省政協主席會議成員分別帶隊,深入企業視察,解剖具體案例,提出改進和批評意見,推動地方解決了一批久拖不決的產權糾紛。

  如何著眼改革開放,助推發展環境改善?省政協第十一屆委員會分別以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建設法治黑龍江為議題,召開常委會議專題協商,對創新行政方式、推動簡政放權等方面提出意見和建議。圍繞落實產權保護政策,組織全省各級政協聯動開展協商式監督,重點反映損害投資環境典型事例,省政府常務會議專門聽取有關建議。圍繞“中蒙俄經濟走廊建設”提出建議,為我省加快融入“一帶一路”提供了智力支持。

  關注民意,促進民情民生改善

  2017年,哈爾濱市供熱時間提前了10天,為百姓度過寒冷的初冬提供了保障。這件關於調整供暖期的提案,作為省政協重點督辦提案得到圓滿解決,是省政協第十一屆委員會一直以來堅持以關心和維護群眾切身利益為重點、積極助推全省各項惠民政策措施貫徹落實的眾多舉措之一。

  政協委員來自人民群眾,代表不同界別,是黨委政府和人民群眾溝通的橋梁與紐帶。五年來,省政協第十一屆委員會注重發揮好政協委員作為界別群眾代表的作用組織委員深入基層、深入群眾,就教育發展、創業就業、社會保障、文化事業、醫療衛生、人居環境、扶貧攻堅等民生問題,組織政協委員開展調研協商。就辦好學前教育、發展職業教育等議題,提出促進教育公平和加快人才培養等建議,並與省教育廳、文化廳聯合舉辦兩屆農村中小學生優秀美術作業展評活動,支持農村學校素質教育;充分利用省政協展覽館的平台,舉辦了大興安嶺版畫、海倫剪紙、林口刺繡、伊春冰雪畫、黑龍江優秀書法作品、俄羅斯油畫等一系列公益性展覽。就推進健康龍江行動開展常委會專題協商,就解決兒科醫生緊缺等問題開展提案辦理協商,就防范毒品、金融詐騙等問題開展視察,就預防青少年犯罪和校園暴力、城市流浪乞討救濟等問題組織調研,就推廣清潔能源、治理冬季霧霾等問題,提出了多汙染物協同防控等對策......連續多年組織委員,對省委提出的重點民生工作和省政府承諾辦好的民生實事開展專項視察與民主監督,推動了惠民政策的落實。

  同時,以“聚焦精准、強化落實、切實提高脫貧攻堅實效”為議題召開常委會議專題協商,就精准扶貧、法治扶貧、少數民族扶貧建言獻策;選派機關幹部駐村幫扶,組織委員和機關幹部多次慰問走訪貧困農戶;以入村調查和家庭訪談為依據,有針對性地對精准扶貧開展協商式監督;引導政協委員發起設立省協力扶貧救助基金會,開展捐資助學、白內障治療和大病再診斷等精准扶貧項目;省政協聯誼會組織老委員多次赴貧困地區,開展送醫、送藥、送科技活動;聯系社會力量,參與我省脫貧攻堅事業。

  彙聚力量,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用好政協話語權,積極拓展協商內容,豐富協商形式,加強制度建設,切實發揮政協作為協商民主重要渠道和專門協商機構作用...... 五年來,省政協第十一屆委員會始終堅持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積極支持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履行職能,注重與黨派團體開展聯合調研、聯合視察考察等活動,重點督辦和充分反映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的提案和社情民意信息,在政協會議、調研視察、協商議政、提案征集等工作中,創造條件讓他們表達意見,不斷增進共同政治基礎上的團結合作,充分彙聚推動龍江振興發展的力量。

  加強同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的合作聯系。與民革省委、民盟省委就發揮我省冰雪資源優勢問題開展聯合調研,提出了借助北京冬奧會契機,深化我省與京冀兩地合作、加快亞布力滑雪旅遊度假區建設等項建議;與省工商聯就“民企龍江行”等活動落實情況開展視察,推動了一批項目的簽約落地。

  加強同各級各地政協組織協同配合。配合全國政協,就東北三省工業轉型升級等議題開展調研視察;協同吉林、遼寧、內蒙古等省區政協,就東北濕地保護和生態經濟區建設進行專題調研,積極爭取國家層面的重視和支持。協助全國政協、兄弟省市政協委員來我省調研視察,積極宣傳和推介龍江;組織我省全國政協委員開展視察調研,就一系列關乎我省改革發展問題向全國政協提交議案。

  加強同港澳台僑同胞的聯誼交往。每年定期召開省政協港澳委員深圳(珠海)座談會,推動成立了粵港澳促進黑龍江經濟發展聯盟;組織港澳委員及工商界朋友來我省實地考察,牽線企業合作對接,幫助哈爾濱、牡丹江、大興安嶺等地企業的綠色農副產品進入香港市場。

  加強同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的聯系交流。圍繞少數民族人才培養、發展民族特色旅遊、城市少數民族流動人口服務與管理等開展調研;針對宗教活動場所治理、宗教事務管理、宗教教職人員社會保障等組織視察,推動有關民族和宗教政策的落實。

  加強同社會各階層人士的團結聯誼工作。開展紀念人民政協成立65周年、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暨抗日戰爭勝利70周年、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等系列活動;經我省曆任政協委員的不懈努力,國家教育部於2017年1月采納了在全國中小學教材中全面落實“十四年抗戰”概念的建議;組織委員視察公路、鐵路、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等活動,為我省振興發展廣泛彙聚力量。

  務實創新,自身建設不斷提升

  “打鐵必須自身硬。”過去的五年,省政協十一屆委員會始終堅持以自身建設為基礎,持之以恒加強政協自身建設,著力夯實履職基礎,切實提高履職盡責的能力和水平。

  日新月異的科技、信息時代,勤於學習是政協完善自我、凝聚智慧的重要途徑。基於這樣的認識,省政協第十一屆委員會誕生伊始,就提出了以建設學習型機關,打造“書香政協”的理念,把學習作為提升綜合素質和工作水平的基本手段。通過建立“漂書站”、舉辦文化知識講座、成立書畫院、開設“書海拾貝”網絡學習平台、創辦《資政文史》等文化建設和學習載體,充分運用政協傳播社會正能量。省政協處處湧動著學習的熱潮,一篇篇調研報告、視察報告引起省委、省政府的重視,一份份提案、建議案和社情民意轉化為政府推進工作的有效措施……這些成績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書香政協”建設。

  “改進會風是人民群眾的期待和要求”,省政協主席杜宇新在省政協黨組專題民主生活會上說,“會議是人民政協協商議政的主要形式,我們要充分反映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實際問題,讓會議更加務實。”擲地有聲的一句話,在專題協商我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問題的省政協十一屆三次常委會議上得以充分體現:這次會議打破了以往常委會議由省領導作全省情況彙報、委員進行大會發言的慣例,不但是議題涉及的有關單位和部門不再照本宣科讀材料、取而代之的是面對面表態發言,還首次增加了現場協商對話形式。此後,唯實、求實、務實之風勁吹每次常委會議的各個議程和環節,成為省政協認真落實中共中央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紮實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等活動的具體實踐。

  省政協十一屆委員會還積極探索發揮委員在政協工作中主體作用的方式和途徑,就完善委員產生和退出機制,確保委員質量進行專題研討和對口協商,向省委報送意見和建議。注重從多方面創造條件,強化政治把握能力、調查研究能力、聯系群眾能力、合作共事能力,提高政協委員整體素質。

  踏上新征程,揚帆再起航。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召開在即,新征程承載新使命,新目標賦予新任務。在黨的十九大精神指引下,新一屆省政協將肩負起新時代賦予的使命和人民的重托,不忘合作初心、繼續攜手前進,在中共黑龍江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履職擔當,為實現新時代黑龍江發展宏偉目標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以更加豪邁的激情,書寫更加絢麗的和諧樂章。

[责任编辑:朱剑明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