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綠色有機食品深受北京市民歡迎 高賀強攝。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付彥華 通訊員 李鋼 韓玉龍 報道: 1月25日,第四屆黑龍江-北京綠色有機食品產業博覽會(簡稱“2018年貨大集”)在北京全國農業展覽館3號館舉行。黑龍江200多家企業,攜带15大類、2000多個品種綠色有機食品“空投”農展館。“龍江米”、“龍江奶”、“龍江肉”、“龍江油”,“龍江山珍”競相斗豔,成為黃城根下不可或缺的年貨饕餮盛宴,“龍江綠”年貨干貨爆棚農展館,北京市民再掀搶購高潮。
黑龍江省農委党組成員、巡視員白雪華在市場調研 高賀強攝。
要想吃健康 首選黑龍江
自2012年起,黑龍江底氣十足已連續八年在京舉辦年貨大集展銷活動,已在北京形成金字招牌,“要想吃健康,首選黑龍江”已成為北京人一種時尚消費理念, “生態黑龍江,綠色大糧倉”已在北京根深蒂固。
今天北京最低氣溫-11℃,寒氣襲人。但嚴寒仍擋不住他們對黑龍江綠色食品的購買熱情,很多人自駕私家車,拉着手推車,涌入展館。朝陽區的張女士稱,每年年根兒時,她和小區的鄰居們就盼着黑龍江來趕年貨大集。黑龍江冰天雪地、寒地黑土,農副產品化肥、農藥使用量全國最低,純天然、無污染、森林生態食品我們吃着放心還有營養,希望他們一年多辦幾次。大慶乾緒康米業有限公司董事長張玉軍是“鐵杆”年貨大集,年年都有大訂單,“乾緒康”小米總是供不應求,他稱,“這次不但带來了自己最精品的有機小米和雜糧,還带來了新開發有機醬油、有機大豆油等系列產品讓北京市民嘗嘗鮮,感受舌尖上的龍江。
黑龍江省農委副主任李世潤與參展熱絡交流 高賀強攝。
綠色黑龍江 中國大廚房
本屆年貨大集以“綠色黑龍江、中國大廚房”為主題,由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和北京市人民政府主辦,黑龍江省農業委員會、北京市農村工作委員會和全國農展館承辦,突出“新”字,求新求變。共設集中“展示互動區”、“特裝區”、“標展變形區”和“綠色廚房品嘗區”四個部分,與往屆明顯不同的是,展區序廳圍繞主題,設置了大豆、玉米、水稻、山特、雜糧和畜牧六大綠色主導產業發展展覽,利用圖片、圖表和實物等方式,形象地反映了全省農業供給側改革、“大糧倉”向綠色糧倉、綠色菜園、綠色廚房轉變的新進展、新成就、新亮點,令人鼓舞、催人奮進。
記者現場看到,年貨大集設置了嚴格的“准入”條件:參展企業和產品須是取得“三品一標”認證或省級以上產業化龍頭企業及產品,或具有龍江特色的傳統企業和產品。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發展中心主任王蘊琦表示,年貨大集綠色有機食品是核心賣點,展銷品種豐富,結構較為合理,既有售價達千元以上的有機藍莓冰酒,也有100元每市斤的“五常”有機大米,薈萃了龍江優質農產品的精華。他稱,各地精心組織了參展項目和參展展品,特色和亮點十分突出。如綏化市突出了雜糧、玉米等糧食產品展示,大興安岭則重點展示了以藍莓為原料的果干、果酒、飲料等精深加工產品。
黑龍江綠色食品人氣爆棚農展館 高賀強攝。
“賣得好”倒逼“種得更好”
本屆年貨大集注意引導企業通過現場掃碼銷售、掃碼贈禮、現場秒殺、微信搖一搖、現場線上拍賣等形式,把現場展銷與互聯網技術緊密結合起來,實現展示銷售、線上線下統一推進,全方位、立體式展示黑龍江現代農業建設取得的新成果,進一步叫響綠色食品品牌,促進農產品“賣得好”, 並由“賣得好”倒逼“種得更好”。同時,充分挖掘客商資源,早邀商,多邀商,加大對農產品電商、采購商的邀請力度,通過全國農產品市場協會、中國糧油協會、黑龍江北京商會等單位已邀請100多位農產品電商、采購商參會,將不斷掀起展會銷售高潮。
據悉,與往屆明顯變化的是,本屆年貨大集增加了展銷對接和共需雙方互動成分,並突出了市(地)和參展企業的主體地位。期間,除主辦方組織展銷活動外,還以市(地)為主,組織開展一系列展銷活動,做到天天有活動、時時有亮點。主要有:雞西綠辦、綏化綠色食品發展中心、黑龍江大米網牽頭組織的現場品鑒活動、鴨山市綠辦牽頭組織采摘模擬體驗、掃碼贈木耳、有獎問答等活動、大興安岭林業集團公司綠色產業發展處牽頭舉辦主打產品現場做果醬、藍莓酒、藍莓飲料品嘗等活動,以及哈爾濱市冰城牧業有限公司、林甸縣漁香玉米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齊齊哈爾永生興食品在綠色廚房體驗區現場制作即食型產品,邀請觀眾和嘉賓品嘗,強化直觀感受和感性認識,增加展場人氣,營造氛圍。
畫出同心圓
黑龍江省農委副主任李世潤稱,黑龍江是全國知名綠色食品大省,是全國最大綠色食品生產加工基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爭當農業現代化建設排頭兵我們信心滿懷、重任在肩。北京年貨大集刻畫黑龍江綠色食品整體形象,之所以能牢牢佔穩北京市場,是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幾屆班子共跑接力棒,畫的是同心圓結晶。北京與黑龍江互補性很強,合作潛力巨大,我們將找出黑龍江與北京雙方最大公約數,進一步加大供給側改革,與市場精准對接,讓首都人民對黑龍江綠色食品有更多更好的獲得感與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