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贵州 > 本地新闻

“从崛起赶超到蝶变传奇”施秉系列报道四:县域善治 实增幸福指数

2018-01-29
来源:香港商報網

高碑——桃花树下的美丽乡村

民族特色的美丽乡村

施秉县双井镇黄琴村高甸一组虫草鸡养殖户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 许入介 报道:“天地之大,黎元为先”。施秉以人为本,始终坚持发展经济与改善民生并重,切实将脱贫攻坚和发展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契机。

  2017年,在接续发起脱贫攻坚春季攻势、“大比武”后,以打赢基础设施建设、易地搬迁扶贫、产业扶贫和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四硬仗”为发力点的秋季攻势在“施山秉水”已蔚然成风。

施秉县移民搬迁安置区

  因地制宜,通过从产业主攻、异地搬迁、教育医疗、社会兜底、基础建设、文卫科教等方面来积极支持、重点扶持,合力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新路径,释放叠加效应。

  积极探索实践“三变改革”和“五融五帮”,先后打造了“合作社+村集体经济+贫困户”、“党支部+合作社+基地+贫困农户”、“党支部抱团+企业+贫困户”、“公司抱团+企业+贫困户”等多种扶贫开发利益联结模式。开创了精准扶贫新方式,通过入股“农商行”、入股“乡村旅游客栈”、入股“扶投公司”3种方式来按比例分红,增加贫困户固定收入。

  进一步推广望城村“双万计划”经验模式,抢抓“全省村级集体经济试点县”的机遇,整合资金,带动贫困群众致富。大力实施“特惠贷”工程,预计到2020年可发放贷款1.5亿元。

  发展特色农业,做好太子参、宽叶、缬草、天麻、白芨等中药材、优质烤烟、精品水果和虫草鸡养殖的同时,同步抓好电商产业、乡村旅游产业、生态林业产业的纵深推进与深度融合。

  按照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五个一批”原则,深入推进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六个精准”,有针对的让贫困群众祛贫根。

  去年,共减少贫困人口1837户8130人,实现马号镇按省定标准“减贫摘帽”,甘溪、老县等5个贫困村按国家标准出列。

  2018年,施秉还将进一步全面提高脱贫精准度,持续打响脱贫的“三保障”、“四硬仗”,用好金融、生态扶贫政策和社会帮扶力量,充分激发民众内生动力,不断充实脱贫攻坚力量。

  以确保实现15个贫困村出列,1.33万人以上脱贫,全县贫困发生率下降到3%以下,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贵州省平均水平,完成全县按国标“减贫摘帽”任务。

  望古知今,登高见远。搭上“乡村振兴”战略的快车,施秉以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就业增收、农村环境美好为目标,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切实优化发展软环境,把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一线,让更多先进的文化、科技、教育走进村寨,通过与群众开院坝会、火塘会,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重视卫生事业发展,打造“15分钟城镇社区健康服务圈”和“30分钟农村健康服务圈”。借力“组组通”三年公路大决战,拟建1565公里通村民组硬化公路,惠及全县8个乡镇、447个组。

  全面掀起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暨农村清洁风暴行动“大比武”,完成了64个村的农村存量垃圾清理、14个村30个自然寨山地无动力污水处理项目建设、5000余户“三改”工程,探索出了“N户联保”、“农村垃圾银行商品兑换站”、“最美清洁户”、“村规民约”等切实有效的长效治理措施。

  积极争取产业扶贫子基金和旅游产业扶贫基金各5亿元以上,做大做强“一县一业”太子参中药材全产业链项目和加快推进“旅游扶贫九大工程”,在南泥湾服务区打造旅游扶贫示范带,探索乡村旅游扶贫新模式。

  聚力整合3亿元资金来推进美丽乡村“精品版”、“升级版”、“普通版”建设。目前,已打造了25个行政村61个自然寨,建成了江元哨、王家坪、翁西等10个“整洁新民居、栅栏围院落、葡萄爬屋顶、桃李满村寨”的精品村寨,受益群众达7.8万人。

  “和静当在民乐,顺治则在民富”。在2016年、2017年贵州省群众安全感测评中,施秉县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全州前列。以国家一类贫困村高碑为例,依托氵舞阳河的优势,联动高碑村抱团发展,打造了高碑湖码头、66道弯、木质栈道、自行车道等景观,带动发展种植茶叶、精品水果等1000余亩,乡村农家旅馆30户,农副产品加工厂1座,2017年底村集体收入将达50万元,贫困户受益率为100%。

[责任编辑:朱剑明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