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廣東 > 地方產業

2017淨利翻倍 碧桂園合同銷售金額登頂行業第一

2018-03-21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黃裕勇報道:碧桂園控股有限公司(02007.HK)3月20日發布2017年度業績報告,顯示去年合同銷售金額達5508億,登頂行業銷售榜榜首,公司股東應佔利潤約人民币260.6 億元,同比增長達48.2%。但對于2018年,該集團表示將不設置合同銷售目標,公司盡力實現繼續增長。

  3月20日,該集團發布的2017年度業績報告顯示,期間實現營業收入約人民币2269.0億元,毛利約人民币587.9億元,公司股東應佔利潤約人民币260.6 億元,本公司股東應佔核心淨利潤約人民币246.9億元,同比增長分別達48.2%、82.4%、 126.3%、106.0%。

  受益于盈利增長,集團董事會建議派發股息每股24.95分,全年合計每股派息39.97分,同比增長133%。

  合同銷售登頂行業銷售榜榜首

  2017年,碧桂園實現合同銷售金額5508億元,同比增長78.4%,整體去化率達81.5%,並成為首個年銷售額突破5000億元的公司,合同銷售面積6066萬平方米,同比增長61.9%。這是繼2016年銷售增長120%至3088.4億元,首次跨入行業前三之後,碧桂園再次發力,並躍居行業第一。

  碧桂園董事局主席楊國強表示,碧桂園能夠做到行業第一的規模,主要得益于順應了中國城鎮化的大潮,享受了城鎮化的紅利,未來,公司依然會“把資金安全放在第一位,在此前提下去把效益做到最大化。”

  不過,對于2018年,該集團表示將不設置合同銷售目標,公司盡力實現繼續增長。碧桂園執行董事、總裁莫斌表示,“我們不設銷售目標,並不代表我們對自己沒有要求。”

  營收增長顯著

  碧桂園在市場上接連兩年的高速增長,得益于其在中國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均衡布局。資料顯示,2017年的合同銷售按地理位置計,約 58%的銷售來源于三四線城市,其余則來源于一二線城市。即便包括一二線城市的銷售,該公司的合同銷售均價也在每平方米人民币9080元左右,為前十強房企中的最低水平。

  報告期內,碧桂園實現營業收入2269億元,毛利587.9億元,同比增長分別達48.2%,82.4%,毛利率企穩回升,增長4.8個百分點至25.9%,股東應佔利潤達到260.6億元,大幅增長126.3%。

  莫斌透露,截至2017年底,碧桂園已預售未確收的金額約為5300億元,其中約2496億元預計可在2018年確收。另外2018年合同銷售中預計有約15%會于當年確收。

  為此,中金近期發布研報表示,碧桂園“新的一年,以爆發性的盈利增長為開始”,預測2017-2019年碧桂園核心淨利潤將分別增至223億元、333億元和469億元,分別同比增長86%、49%和41%,反映出2016-2018年的快速合同銷售增長。

  現金及銀行存款約1484.0億元達上市以來最高水平

  在經營規模和績效提升的同時,碧桂園在財務管控和資本運作方面顯示出更有效的管理。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末,碧桂園現金及銀行存款約1484.0億元,同比增53.9%,達上市以來最高水平;另有2298.6億元銀行貸款額度尚未使用;實現淨經營性現金流240.8億元,繼2016年後再度為正;加權融資成本下降44個基點至5.22%,創歷史新低。

  值得一提的是,2017 年碧桂園銷售樓款現金回籠5003.3億元,回款率91%。在拿地規模突破萬億的情況下第二年實現正的淨經營性現金流。

  2017年,碧桂園發行兩筆總額7億美元年息僅4.75%的美元優先票據置換此前一筆高息債。此外,碧桂園還獲得總值13億美元四年期的境外銀團貸款,年利率僅為Hibor或Libor加3.05%,創下最低成本紀錄,這也是2015年碧桂園首次獲得境外銀團貸款以來再次斬獲該項資金支持。

  過去兩年,資金面的寬松曾讓大部分房企融資成本顯著降低。今年以內,隨着國內金融去杠杆工作的持續推進,開發商融資環境面臨收緊趨勢,這對資金密集型的房地產開發企業來說,無異于運營上新的挑戰。

  對此,碧桂園首席財務官吳碧君預計,今年大部分房企的融資成本都將上升,碧桂園將根據公司經營情況靈活進行融資安排。

  項目總數近1500個

  土地市場上的大幅度擴張,讓碧桂園成為國內一線陣營中規模最大的房地產開發企業之一。數據顯示,截至去年末,該公司已進入國內220個城市,國內項目總數1456個,總土地儲備2.8億平方米,規模增長超過一倍,是進入國內城市最多的房企。

  2017年,碧桂園新增881塊土地,按面積計算,位于一二線與位于三四線比重為31:69。

  對于未來的戰略布局,碧桂園表示,隨着國家分級調控出台,房地產市場分化加劇,碧桂園繼續發揮項目均衡布局的優勢,重點深耕三四線。

  莫斌也表示,面對新常態下的市場環境,碧桂園將持續聚焦城市化紅利,並發展房地產的相關業務,包括打造科技小鎮、長租公寓等業態。

  據悉,碧桂園計划3年發展100萬套長租公寓,成為國內最好的長租公寓資產管理商和運營服務商。去年,碧桂園正式成立長租事業部,在北上廣深以及武漢、廈門等一、二線城市籌備項目,在建房間數已經超過2963間,已獲取項目的總房間數已達到8000間。預計2018年內能實現多個城市、多個項目同時開業,保障供應。

  憑借經營績效的文件增長,2017年,碧桂園還成功躋身《財富》世界500強、進入恒生指數成分股。農歷幾年,碧桂園領漲藍籌股,漲幅超過200%,大幅跑贏大盤40%的漲勢,成為 2017 農歷年間上漲幅度最大的藍籌股。碧桂園股價在近24個交易日內已經上升逾23.4%,至16.2港元,領漲內房股。

  摩根士丹利日前亦發布研報認為,三四線城市的可持續增長還未被市場消化,未來將有可持續的消費需求,碧桂園是該領域的最佳開發商,由于其在這些城市的大量布局及激勵機制带來的強大執行力,碧桂園成為摩根士丹利在中國地產板塊的首推公司,預計碧桂園2018年的合約銷售額會40%的增長,遠超于其同行的27%。因此評級從“中性”升至“優于大市”,目標股價從12港元升至19港元。

[責任編輯:吳梓泳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