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上海 > 地方產業

全國十分之一公募基金公司落戶虹口 第八屆北外灘財富與文化論壇舉行

2018-03-26
來源:香港商報網

上海市副市長吳清為論壇致辭。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楊眉報道:上海市虹口區充分發揮區位優勢,近年來通過一系列金融支持政策,吸引了全國十分之一的公募基金公司在該區“落地生根”,成為了基金產業聚集區中的“翹楚”,這是記者在25日舉行的第八屆北外灘財富與文化論壇上獲得的信息。

  今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全國公募基金行業發展20周年。為進一步促進金融與文化的融合創新,構築金融界與文化界的高層次信息交流平台,此次論壇的主題為“基金—— 財富與文化”。論壇由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研究中心、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上海市金融服務辦公室和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管理局聯合主辦,上海證券交易所資本市場研究所和上海市虹口區人民政府承辦,瑞銀集團、國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海派文化發展專項基金聯合協辦,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研究院指導。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和上海市副市長吳清在論壇上作講話。虹口區委書記吳信寶致歡迎辭,虹口區長趙永峰主持開幕式。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党委書記、會長洪磊,上海市政府副秘書長宋依佳、證監會研究中心主任李繼尊等為中國基金業20周年紀念活動揭幕。

中國基金業20周年紀念活動揭幕。

  據悉,“十二五”初,上海市虹口區在國內率先提出“打造財富管理高地”的發展戰略目標。截止2017年末,金融企業總數已經從“十一五”末的78家發展到1405家,資產管理規模超過4萬億,金融產業全口徑稅收收入佔全區所有企業稅收總量從“十一五”末的不到3%增至目前的近20%,業態類型從僅上海證券有限公司這個唯一一家持牌機構,發展到現在涵蓋了除信托以外的所有金融類型。華菁證券、賽領資本、中證中小投資者服務中心、國家開發投資公司和中國建設投資集團上海總部、中國郵儲銀行第二總部等一批重點企業以及全國10%的公募基金入戶虹口。國內第一家對沖基金園區、國內首家區塊鏈實驗室、全球首屆區塊鏈峰會在這里啟航。上海風險投資中心(天使俱樂部)、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研究院、北外灘絕對收益投資學會、北外灘金融研究院、北外灘企業並購和資產重組綜合服務基地、上海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研究中心等一大批功能性機構入駐,企業與機構並駕齊驅,金融輻射和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不斷提升。北外灘金融集聚带和陸家嘴、老外灘已形成上海金融集聚的“黃金三角”。

  2017年3月19日,北外灘金融港正式掛牌。這是虹口打造北外灘財富管理高地的又一重大戰略舉措。北外灘金融港的建設借鑒了國際基金業的發展趨勢,將進一步撬動新興金融產業在北外灘集聚,使虹口區成為“先行先試”的金融產業試驗田。為了推進北外灘金融港的建設,虹口區將整合現有金融產業扶持政策,加強對各類基金的引導和扶持,聚焦重點企業與重點公共服務平台建設,提高對高端金融人才引進與培養的補貼和獎勵力度。同時,有計划、有目的地引進基金行業的國內外領軍人才和高層次管理人才落戶虹口。鼓勵區域內高等院校與企業開展互動交流,鼓勵企業通過外聘專家等多種形式利用外部人力資源,鼓勵支持高校畢業生在金融港內的創新創業。

  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李超在致辭中表示,歷經20年發展,基金市場參與主體日益豐富,多元包容、充分競爭的行業生態基本形成,公募基金產品、養老金組合及私募資管計划上萬只,投資策、日益多元,投資品種有序拓寬,較好滿足了社會大眾、各類養老金、保險及銀行等機構投資者的財富管理需求。20年來,基金行業秉持信托精神和投資者利益優先理念,在服務財富管理和普惠金融、服務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和實體經濟融資需求、樹立資管行業制度標杆和培育科學理財觀念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而作為以信托關系為基礎的理財產品,基金秉持信托精神,保障基金投資者合法權益、維護公眾投資者的信心,是20年前成立之初確立的行業根基。

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席李超在論壇上致辭。

  李超指出,在資本市場改革的重要關鍵時期,證監會系統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党中央、國務院的系列重要指示,做好監管這項本職工作,不斷提升基金行業支持實體經濟和服務民生的能力。一是,繼續堅守資管業務本源,保持“受人之托、代人理財”的理念不改變,不斷強化勤勉盡責義務,切實轉變行業發展理念,從注重資產管理規模的短期增長轉變到注重高質量可持續均衡性發展,紮實做好主動管理業務,着力推動權益類基金發展。二是,緊扣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主線,積極踐行長期性、有價值、可增長的責任投資,提升基金行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率,研究推出投資于不動產和基礎設施類ABS的公募基金產品,為實現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中國投資者可持續收益發揮有益、有效、有恒的作用。三是,長期推動基金行業與養老金深度融合,協調發展,將實體經濟發展成果惠澤于民。穩步推進基金中基金(FOF)、養老目標公募基金產品發展,促進基金行業主動、積極發揮主動管理、組合投資能力,為養老金提供專業化投資工具。同時,積極推進個稅遞延商業養老制度落地,鼓勵養老金以公募基金為主體開展大類資產配置。四是,繼續深化基金行業法治建設,做好風險防控工作。不斷完善公私募法規體系建設,提高監管能力,提升行業自律。主動加強金融監管協調配合,切實落實大資管新規,抓緊制定行業配套細則,促進行業穩步有序規范,同時,加強基金公司風險內控,標本兼治,主動防范化解風險,有效消除風險隱患。五是,積極穩妥推進基金業對外開放,持續提升行業國際化水平。按照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總體部署及相關承諾,依法審慎推進合資基金公司設立審批,制定出台行業機構“走出去”監管規則,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資產管理機構。

  上海市副市長吳清代表上海市人民政府對論壇的舉辦表示祝賀。他指出,上海已經成為全球金融要素市場最齊備的城市之一,已經成為中國金融對外開放最前沿,是國內金融發展環境最為完善的地區之一。本屆論壇以中國基金業的20周年 “基金——財富與文化”為主題,具有非常強的現實意義與鮮明的時代特征。上海在基金業發展當中扮演了一定的角色,上海也在努力營造更好的發展環境,進一步促進基金業在上海的聚集,讓上海成為中國乃至全球的資產管理中心。

  論壇上,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監事長、浙商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肖風,中國工商銀行資產托管部總經理李勇,國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党委書記、董事長陳勇勝等11位嘉賓作了主旨演講。

[責任編輯:吳梓泳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