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遼寧 > 區域經濟

沈陽市稅務部門助地方企業走好“一带一路”

2018-04-26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梁希永報道:為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不斷優化稅收營商環境,釋放經濟發展新動能,推動高質量發展,帮助沈陽市“走出去”企業防范和控制境外稅收風險,助力地方經濟振興,4月26日,沈陽市國家稅務局、沈陽市地方稅務局、沈陽市對外貿易經濟合作局在東北大學國際學術交流中心聯合舉辦“稅收服務 ‘一带一路’,助力地方經濟振興”第三屆“一带一路”稅收政策宣講活動。

 
  據了解,該市2015-2017年,全市企業共計對外投資項目 142 個,協議投資總額21.27 億美元;其中對“一带一路”沿線的 13 個國家投資了 36 個項目,投資額合計 3.89 億美元,佔總額的 18.29%。同期,該市企業共計對外承包工程項目 186 個,新簽合同額 8.56億美元,完成營業額6.69 億美元,其中在“一带一路”沿線的 18 個國家新簽對外承包工程項目合同 26份,新簽合同額 2.73 億美元,佔同期我市對外承包工程新簽合同額的 31.9%;對外勞務合作項目193個,完成營業額7227.6萬美元,同比增長3%。
 
  三年來,為助力全市企業“走出去”,市國稅局、市地稅局、市外經貿局建立了三方合作聯動服務工作機制,在不斷提高服務企業的工作質量上下功夫;拓寬了服務“走出去”企業信息來源;建立了“走出去”企業電子數據檔案;開展了常態化的稅收政策宣傳輔導;在“走出去”企業聯盟平台的基礎上,連續兩年成功召開大型“走出去”稅收政策宣講會;針對重點企業建立了“提前介入,全程服務”的工作機制,帮助企業解決了一批燃眉之急的困難。如市國稅局牽頭組織對大型裝備再制造涉稅問題進行課題攻關,很快拿出了避免重復征稅、減輕企業負擔的調查報告,為相關企業開展綠色制造,提高產品國際競爭力掃清了稅收方面的難題障礙。針對該市某重點企業在境外與所在國稅務當局發生稅收糾紛,面臨司法敗訴高額補稅的風險。沈陽市國稅局在了解情況後主動為企業出謀划策,並將梳理的問題及時反映給中國稅務總局,通過多方努力,最終該案在所住國得到了圓滿解決。再如該市某龍頭企業在境外開展EPC工程總承包項目,如何在項目開展之前設置組織架構,實現稅收最優化安排成為該企業的一個重要問題,市國稅局在了解情況後主動介入企業項目,帮助企業對多種組織架構方案進行分析比對,最終帮助企業確定了最優方案。這樣的一批實實在在的工作為企業減輕了稅負、節約了成本、增加了營運資金,讓“走出去”企業真真正正享受到了國家政策的支持,增強了“走出去”的信心和底氣。
 
  然而,由于跨境稅收的復雜性,該市“走出去”企業在稅收實務中還存在一些問題。有些企業對投資目的國的稅收制度還不夠了解,事前的稅收籌划不夠周全,甚至缺失;部分企業還缺少對我國與相關國家間稅收協定的了解,沒有用足稅收協定的優惠條款;一些在境外發生稅務爭議的企業缺少利用稅收協定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甚至是不敢維護自己的權益。這就決定了我們在服務“走出去”企業,服務“一带一路”建設方面仍有很長的路要走。
 
  宣講活動中,來自沈陽市國家稅務局國際稅務管理處和所得稅處的稅務專家針對目前“走出去”企業在境外經營活動中遇到的各類稅收問題,從政策解讀、風險防范、辦稅實務等多個層面,帮助企業理解走出去過程中可能面臨的稅收風險。解決諸如錯誤適用稅收協定條款、沒有合理享受稅收優惠、境外所得不會抵免、遇到境外稅務機關調查不知如何應對等問題,帮助企業審視規划自身的稅務安排,降低涉稅風險。宣講會上,納稅人就自身關心的稅收問題進行了現場提問,授課專家的每一次精准解答都贏得了納稅人的熱烈掌聲。與會企業紛紛表示政府部門的優化服務大大地便利了納稅人,解決了企業實際問題,增強了企業前進的動力。
[責任編輯:李振陽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