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北京 > 商報專稿

近70種非遺項目登台京交會展現中國氣質

2018-05-10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敖雷報道:近年隨着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不斷深入,承載着中國文化內涵、民眾生活情趣和豐富多樣形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浪潮中煥發出新的生命力,在文化與科技融合、國際文化傳播、文旅產業發展等方面展現出巨大潛力。9日,記者在第五屆京交會非遺專題媒體發布會上獲悉,凱里民族服飾、耀州刺繡、榮昌陶藝技藝、馬連道茶藝等將于5月28日起陸續亮相京交會,通過這一國家級平台向全球推介展示中國非遺的魅力和生命力。

  28場互動活動推介中國非遺

  “非遺保護工作並不是封閉就是保護起來。”第五屆京交會非物質文化遺產專題主辦方東方華夏文化遺產保護中心理事長喬申乾向記者表示,今年非遺專題板塊將以“走向世界的中國非遺”作為主題,其理念就是用貿易拉動生產,以生產促進傳承,非遺產品必須與人民生活需求的發展而與時俱進,非遺傳承需要品牌拉動,拉動品牌需要國家級平台。

  在5月28日至6月1日舉行的第五屆京交會上,非遺專題將將通過圖片、文字、影音、實物、模型和28場互動活動展示推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項目7項,國家級和省級以上非遺項目60余項,通過數字非遺地圖和數據庫展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1372項。

  同時,在本屆京交會非遺專題的論壇上將首次發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傳播報告》和“中國記憶——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基礎資源數據庫”,同步上線“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國際傳播營銷平台”測試版,啟動“讓家鄉與世界相連——尋力城市全球計划”,以文化為切入點開展國際交流、產業提升和國際品牌營銷。

  多個非遺重鎮同時登台

  據介紹,京交會非遺主題展覽分為數字時代的非遺、貴州凱里專區、重慶榮昌專區、陝西耀州專區、四川宜賓專區、中國茶文化專區等6部分。在現場28場互動活動上,凱里民族服飾、耀州刺繡、榮昌陶藝技藝、馬連道茶藝、宜賓拉坯技藝、天宮傳習館京繡技藝等一大批極具地方特色非遺將登台展演。

  作為非遺與產業深度融合的成功案例,重慶榮昌去年的非遺項目和關聯產業產值突破100億元。榮昌區委宣傳部部長趙天智介紹說,榮昌區把“非遺”文化產業作為實體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得到有效的保護傳承,而且實現良好的開發利用,推動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實現產業優勢轉變成經濟優勢。目前,除了榮昌陶器、榮昌折扇、榮昌夏布3大國家級非遺項目,榮昌有市(省)級非遺項目14個,區級非遺項目87項。

[責任編輯:肖靜文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