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贵州 > 本地新闻

黔黎平“電商扶貧‘春風行動’”助推貧困村脫貧致富

2018-05-16
来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黃慶松 報道:5月15日,記者從黎平縣工業信息化和商務局獲悉,該局以“春風行動”助推脫貧攻堅,主打產業推進,實現產業扶貧“硬仗”連戰連捷,全面推進綠色生態農業結構調整。在電商扶貧工作中通過公司收購、合作社和電商站點代銷方式解決農產品銷路問題,切實帶動貧困人口脫貧致富。2018年一季度,縣網絡零售額952.6萬元,同比增長47.8%,位居全州前列。

  統籌兼顧擬訂“春風行動”主體目標

  該局牢牢抓住脫貧攻堅決勝年,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全局,全力推進主導特色產業,用好生態發展綠色產品這個“寶貝”,發展短平快經濟作物。圍繞“服務農業產業做到全覆蓋、服務貧困村做到全覆蓋、服務貧困群眾做到全覆蓋、服務專業合作社做到全覆蓋”的理念,聚焦“一縣一業、一鄉一特、一村一品、一戶一策”發展思路。兩年來,建成公共服務中心、物流中心,建立縣、鄉、村公共服務體系,完成14個鄉鎮、185個行政村的站點建設任務,實現鄉鎮物流全覆蓋,菜鳥物流和郵政公司開通了10條物流線路,覆蓋85個行政村。建設電商產品品控溯源與監管體系,有5處生產基地,縣內10家電商企業進駐溯源平台,實現安全、生態、可追溯的產品質量跟蹤管理。大力開展冷鏈體系建設,規劃並實施城北物流園,通過招商引資投資建設大型冷庫,並在重點區域、重點鄉鎮依據產業發展情況開展冷庫倉儲建設。

  精准布局建好“運營發展”組合模式

  以“三變”改革為統攬,以“1244精准幫扶到戶工程”、“十戶一體”抱團發展等模式為載體機制,落實農戶在產業鏈、利益鏈、價值鏈中的環節和份額,實現改革試點覆蓋50%以上的鄉鎮和貧困村,推動貧困群眾持續穩定增收。大力推廣“黨支部+企業+合作社+農戶”、“企業+十戶一體+貧困戶”、“合作社+農戶”等生產經營模式,通過農民專業合作社組織,將龍頭企業和千家萬戶農民有效聯結起來,確保農民獲得實實在在的收益,讓產業發展真正惠及廣大貧困農戶。著力清理整頓空殼合作社、“僵屍”合作社,建立完善良好的利益聯結機制,推動合作社良性運轉。積極推廣扶貧資金所有權、使用權、收益權“三權分置”改革,充分發揮扶貧資金最大效益。

  後期大力推動“黎貨出山”

  在電商扶貧工作上,該局以縣電商扶貧三年攻堅方案為總體要求,優先向貧困村傾斜發展,目前建成的185個村級電商站點中有110個貧困村;同時,加大對貧苦人口的培訓力度,組織多期貧困戶專題培訓班,下沉鄉鎮創新培訓方式,目前以完成907戶貧困戶的培訓,並推薦優秀學員到企業創業就業,帶動脫貧致富。其次,通過侗鄉福、霞宇油脂、侗品源等電商企業的“公司+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岑湖村“互聯網+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及高梘村“電商站點+貧困戶”模式帶動我縣貧困戶發展種養殖產業,通過公司收購、合作社和電商站點代銷方式解決農產品銷路問題,切實帶動貧困人口脫貧致富。

  此外,切實用好各項扶貧政策和資源。堅持強龍頭、創品牌、帶農戶,大力開展招商引資和招才引資,積極培養引進農業龍頭企業,大力支持農業龍頭企業擴大生產經營范圍和規模,鼓勵支持省內國有企業、國有平台公司等市場主體從事扶貧產業生產經營,積極引導城鎮工商企業“轉向改行”從事扶貧產業,支持各類農業中小微生產經營主體發展壯大,大力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繼續推進電商扶貧和冷鏈物流體系配套建設,每個貧困村和規模化農業產業基地至少有1個電商網店,冷鏈物流實現扶貧產業基地全覆蓋。同時,加快啟動大型冷庫建設,開通省內外冷鏈物流線,基本滿足農產品進城、黎貨出山的冷鏈運輸需求。加強農產品產後分級、包裝、倉儲、物流等工作,力爭在對口幫扶城市杭州市下城區開設1個以上綠色優質農產品直銷窗口,切實打通黎貨出山快捷通道。將黎平“春風行動”產業脫貧攻堅做強、做實、做好,將全縣脫貧攻堅推向新的高度。

  “我們將進一步開創電商扶貧新局面,以電商為平台,以產業為抓手,不斷夯實電商扶貧產業基礎,充分調動全民參與的積極性,鼓勵廣大企業經營者擴寬電商銷售渠道,促進電商產業化發展,著力解決企業市場問題、農民增收問題,帶動全縣電商就業創業氛圍,全力決勝脫貧攻堅。”黎平縣工業信息化和商務局覃憲軍向記者介紹說。

[责任编辑:仇佩姿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