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張傑上杭報道:“客家族譜拉近了海峽兩岸同胞之間、姓氏與姓氏之間、同宗族親人之間的距離,能夠讓後人更加深入了解先人奮鬥的步伐,是激勵子孫後代奮發向上的生動載體。”來自台灣新聲廣播電台的黃麗譽經理感慨的表示。
16日,台灣媒體團“清新福建行”走進上杭縣客家族譜博物館。圍繞客家姓氏文化這一主題,該館為參觀者詳細介紹了客家族譜的功能價值、客家民系的姓氏淵源與遷徙路徑、客家人開發建設台灣的艱難曆程等內容。參觀過程中,台灣媒體朋友們在郡望圖表前久久駐足,仔細找尋各自姓氏的源流、發展脈絡。
“參觀族譜就是為了傳承曆史,讓我們這些後人時刻銘記祖宗姓氏的來源、知道自己的根在哪裏,永遠都不會數典忘祖。”黃麗譽表示,“在這裏我有看到江夏堂的堂號,我是在新竹縣,新竹那裏黃家的宗祠,有江夏堂這個堂號在,這一祖先我就不知道是哪個系出來的,回去我會再請教一下我家族的長輩,在這裏還是蠻豐富的,百家姓都可以看得到,回到台灣我會告訴台灣客家的聽眾朋友,如果不知道自己的祖先是怎么一回事,或者是從那邊遷徙過來,可以來到我們上杭縣族譜博物館來了解,去追溯自己宗族的根源是在哪裏。
客家人從哪裏來,到哪裏去?地處閩西上杭縣的海內外最大的客家族譜博物館,史詩般地呈現客家民系形成、發展與播遷的曲折曆程,印證著兩岸客家同祖同源、一脈相承的情緣。
客家族譜博物館占地1萬多平方米,建築面積3萬多平方米,目前收藏153個姓氏3000多部2萬多冊客家族譜、2萬多份契約、100多幅客家祖圖及客家神明崇拜圖等,涵蓋了閩台客家百家姓開基始祖族譜,建成了以客家族譜為中心,涉及客家宗族文獻、民俗器物文物為一體的藏品體系。
客家族譜博物館負責人邱甫田表示,客家族譜博物館,緣起於1993年開始的台灣客家鄉親的尋根,發展於海內外客家人特別是台灣客家鄉親的族譜對接需求。在客家族譜論壇上,台灣學者提出,30多年來,台灣流行修譜文化,從族譜尋根的意識高漲,人們用續寫族譜的方式悼念先祖,進而追根溯源。他說,我們客家在海外的鄉親,只要可以提供那邊的入籍比較詳細的信息,基本上在這裏可以得到成功的對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