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本地新闻

莫幹山會議親曆者走進深大專題報告

2018-05-29
来源:香港商報网

   

    圖片:莫幹山會議親曆者,左起:李羅力、徐景安、常修澤

  【香港商報网訊】記者黃鳳鳴報道:1984年召開的“中青年經濟科學工作者學術討論會”是中國改革史上的一個重要事件。三十多年來,莫幹山會議的影響一直綿延至今。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的開局之年,也是決勝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鑒於此,2018年5月27日下午,在南開大學深圳校友會的大力支持下,馬洪基金會攜手深圳大學中國經濟特區研究中心在深圳大學科技樓一號報告廳聯合舉辦——“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專題報告會。會議由馬洪基金會理事長、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萬達主持。莫幹山會議親曆者李羅力、徐景安、常修澤在演講中回憶了當年會議的諸多細節。

  馬洪基金會創會理事長李羅力在致辭中表示莫幹山會議不僅對中國改革具有裏程碑意義,對中國經濟學界也是一個關鍵的轉折點,他寄語在座的年輕人要珍惜這個偉大的時代,要珍惜美好的青春年華,弘揚莫幹山會議留給我們的使命感、責任感和開創精神。

  中國幸福研究院院長徐景安圍繞改革激情與務實精神——莫幹山會議往事和啟迪展開演講,作為莫幹山會議籌備組副組長,他從多個角度再現莫幹山會議現場,為聽眾再現這場具有曆史意義的開創性會議。參會人員提出了價格改革實行雙軌制。這也成為中國的漸進改革模式。雙軌制使中國成功地從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但也產生一定問題,當雙軌制弊端日益嚴重的時候,加快向新制度轉型的步伐也就成為了當務之急。徐景安提出了“幸福中國”的價值理念。首先在於執政理念的改變,一切工作以提高民眾幸福感為出發點與落腳點;其次是社會理念的改變,創建以幸福為目標的社區、企業和學校;最後是民眾理念的改變,物質基礎是實現幸福的手段,但不是目的。

  徐景安提出“幸福中國”需要政府、社會、民眾的共同創造。他呼籲在座的社會人士、學生們應該有理想、有追求。為了幸福,應該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善待社會、善待自然。

  經濟學家、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學者常修澤教授以《擔起國家轉型和發展的責任——讓莫幹山精神薪火相傳》為題,首先展示了鄧小平同志於1984年1月第一次考察深圳時的題詞:“深圳的發展和經驗證明,我們建立經濟特區的政策是正確的。”繼而講述了在題詞之後,他跟隨老一輩經濟學家穀書堂教授到深圳調查的情況,他發現“蛇口工業區是社會主義制度和香港市場經濟模式相結合的試管嬰兒”,進而撰寫了《從蛇口工業區開發得到的啟示》一文,該文被選為莫幹山會議論文之一。

  他在報告中從莫幹山會議召開前三大焦點入題,表明了是特定時代為八十年代中青年經濟學者發聲提供了曆史性機遇,同時他把莫幹山會議研討的五大議題及形成的五大成果向與會人員做了簡單介紹。最後,他重點講述了莫幹山會議的效應和影響:一是為中央改革決策獻計獻策;二是推動中國經濟改革理論研究走向深化;三是促進中青年經濟工作者隊伍成長;四是形成時代責任精神、公平競爭精神、自由爭鳴精神、官學互動精神影響後世。

  他期望年輕的一輩要踏踏實實地苦幹、實幹,不要遷就眼前微小事務,在國家重大的曆史轉型時期,要擔起促進中國轉型和發展的曆史重擔,不忘初心,砥礪前行。

  受邀出席會議的南開大學深圳校友會會長周達在互動環節感慨到,經濟體制改革在80年代進行推動非常不容易,需要克服重重難關和突破重重阻礙,他希望年輕人能向兩位演講嘉賓學習,保持永遠激情、永遠務實的精神,在新時代在國家發展、民族複興的偉大事業中做出自己的貢獻。

  深圳大學黨委副書記陶一桃總結中表示,本次會議是是一場曆史與現實的對話,更是“荔園精神”和“莫幹山會議精神”的高度契合。陶一桃認為深圳大學在中國高等教育改革中體現出的擔當、敢闖和自由爭鳴的精神,將會在中國改革開放的曆史長河中豎起自己獨有的旗幟並閃耀出輝煌的光芒。

[责任编辑:蒋琳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