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在陸家嘴論壇2018上發表主旨演講。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吳逸峰、楊眉報道:第十屆陸家嘴論壇(2018)14日在上海開幕,本屆論壇主題為“邁入新時代的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據悉,本屆論壇由上海市政府和中國人民銀行、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共同主辦。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與上海市市長應勇擔任共同輪值主席。
本屆論壇全體大會由上海市常務副市長周波主持,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致開幕辭,上海市市長應勇致歡迎辭。隨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李強,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中國人民銀行党委書記、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主席郭樹清和中國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發表主旨演講。
借自貿區便利 上海進一步擴大金融開放
論壇上,上海市市長應勇致歡迎辭中表示:上海着力探索金融改革開放的“上海經驗”,積極推進銀行業、證券業、保險業對外開放先行先試,努力成為全球資本融通的重要樞紐節點。着力擴大金融市場體系的“上海影響”,進一步拓展金融要素市場的廣度和深度,集聚更多的功能性金融機構,加快形成全球性人民币產品創新、交易、定價和清算中心。着力打響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上海品牌”,加強金融中心與“一带一路”建設和自貿試驗區、科創中心建設等國家戰略的深度聯動,以高品質金融服務支撐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着力形成金融生態環境的“上海范本”,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攻堅戰,加快建設金融人才高地,構築更具活力、更加便利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目前,上海已經成為全球金融機構最集中、金融要素市場最齊備的城市之一,持牌金融機構超過1500家,外資金融機構佔比超過30%,金融市場年成交量超過1400萬億人民币,金融從業人員36萬人,股票、債券、期貨、黃金等交易量躍居世界前列,“滬倫通”爭取在年內開通。上海市委書記李強同樣表示,最近上海迅速行動,提出了六個方面擴大金融開放、爭取先行先試的具體舉措,並正在推進相關項目落地。在接受申報的兩批23個項目中,開放領域涉及銀行、證券、保險等多個行業;開放內容既有新設外資持股比例達51%的證券公司、壽險公司,也有擴大外資銀行、外資保險經紀公司、合資證券公司經營范圍和允許外資從事第三方支付業務;開放對象既面向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也面向約旦、摩洛哥等發展中國家和我國港澳台地區。
大佬同時發聲 進一步支持上海金融開放先行先試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表示,人民銀行將有五大舉措支持上海在金融對外開放方面先行先試:一是堅持市場驅動的原則,推動人民币國際化,支持上海創新和試點人民币跨境業務和產品,發揮好大宗商品人民币定價結算功能。
二是穩步推進資本項目可兌換,支持上海先行先試外匯管理改革,拓展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賬戶功能,推進資本項目管理便利化和可兌換;
三是進一步健全金融市場和金融服務。今後將在市場的廣度和深度、交易的便利程度和效率、法制和市場環境、交易的托管清算等基礎設施方面加強建設,進一步發揮上海的市場功能,使上海成為全球的金融中心和市場中心;
四是未來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主線是按照國民待遇原則逐步放開股比限制和業務牌照限制。鑒于上海得天獨厚的競爭優勢,許多外資銀行、證券、保險、投行機構在考慮未來全球布局時,都把上海作為今後一段時間的發展重點;
五是在引領金融科技發展方面,上海也有着巨大的潛力和優勢。上海各金融機構和相關的企業,在金融科技研發和創新方面走在全國的前列。今後這方面的發展還會進一步加強和進一步創新。
證監會副主席方星海則表示,從5月31號開始,A股納入MSCI指數進一步順應了國際投資者的投資需求。從那到6月11號為止,滬港通和深港通的日均淨流入比今年前五個月的日均資金流入提高了1%。
證監會會同有關部門滬深交易所着手研究相關新的制度,以便盡快將目前的A股納入MSCI因子從5%提高到15%左右,其中就包括了股票收盤價格自律規范,以及創造條件允許境外機構交易股指期貨。
據了解,全體大會還將圍繞經濟全球化下的世界經濟增長與金融治理體系建設、深化金融改革開放與防控金融風險、金融科技、普惠金融與綠色金融的機遇和挑戰、提升金融綜合服務能力,助力“一带一路”建設和世界級城市群建設中的金融合作等議題進行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