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甘肃 > 本地新闻

文化圣殿 人类敦煌

2018-06-25
来源:香港商报网

   

鸣沙山——月牙泉航拍效果图(韦德占 摄)。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寇刚报道:浪漫的丝绸之路,神秘的敦煌石窟,总是令人心驰神往。但仅仅是旅游观光或寻幽探胜,也只是停留在「黄山归来不见山,九寨归来不见水」的那种单纯。近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与甘肃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八届敦煌行·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期间,集聚世界旅游组织代表、国内外旅行商、投资商、运营商和媒体记者百余人的采风团于敦煌,带着学习和求知的心情,踏上艺术朝圣之旅,感悟敦煌千年古文明。

  丝路要冲 敦煌“盛情”迎客

  “敦煌”地名的词源为汉朝以前的当地少数民族语言之汉译,东汉应邵注《 汉书》中说“敦,大也。煌,盛也。” 唐朝李吉甫编的《 元和郡县图志》进一步发挥道:“敦,大也。以其广开西域,故以盛名。”

  敦煌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正因为其来往商人的络绎不绝,敦煌渐次变成一个海纳百川的文化相汇之地,孕育着壮丽的「敦煌文化」,以壁画及雕塑等方式流传下来,震撼后人的心。

  采风团的第一站便是中国四大鸣沙之一的敦煌鸣沙山,“鸣沙山一名神山,在县南七里,其山积沙为之,峰峦危峭,逾于石山,四周皆为沙垄,背有如刀刃,人登之即鸣,随足颓落,经宿吹风,辄复如旧。”古时《元和郡县志》如是记载鸣沙山。

  一行人步入鸣沙山之时,正值艳阳高照,30余度的高温却阻挡不了一行人如火的热情,正是应了那句歌词“热情的沙漠”,敦煌对于远道而来的朋友,总是满腹盛情。步入沙地,与天地为伴,沿沙山而上,虽步履维艰却满溢感动。登顶俯瞰鸣沙山,一弯清泉静卧沙湾。历来水火不能兼容,沙漠清泉难以共存,但鸣沙山中,清泉与沙漠相生相伴千年,宛如情侣,不离不弃。若乘滑翔机俯冲而下,在最高点俯瞰,棱角分明的鸣沙山映着清澈的蓝天,撑得起无与伦比的美丽,受得起一切赞誉。

  除了鸣沙山、月牙泉以其自然地理奇观的美名享誉海内外,雅丹魔鬼城却因戈壁浩渺,道路艰险少人知去;“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诗中的悲壮苍凉,也引发人们对古老关塞——玉门关的向往。一行人沿途参观,感慨颇多。而颇为有意思的是采风团早上出发的时候还阴云密布、凉风习习,令成员们欣喜气候适合参观却也担心拍摄光影效果不佳,抵达雅丹国家地质公园时已是艳阳高照,蓝天白云,仿佛上天读懂了游人的想法。晚间漫步在沙洲夜市,淅淅沥沥的小雨洗涤着一天奔波的疲倦。同行者说,敦煌是最靠近天国的乐土,一切皆有天意

  文化圣殿 千年莫高引万人朝圣

  据唐《李克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一书的记载,前秦建元二年(366年),僧人乐尊路经此山,忽见金光闪耀,如现万佛,于是便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塑佛于其中,绘画于壁上。后经历代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又称“千佛洞”,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莫高窟向来给人一种神秘深邃、高不可攀的感觉,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历来学者以敦煌遗书、敦煌石窟艺术、敦煌学理论为主,兼及敦煌史地为研究对象自成学科——敦煌学,甘肃省还专门成立了敦煌研究院。

  窟内,采风团近距离观摩壁画,并深入了解壁画故事和艺术特点,感叹古人智慧的同时,也对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敦煌文化生出更多的敬重与向往。受限于行程安排,采风团仅仅参观了八个洞窟,一行人明显略带遗憾,纷纷表示敦煌值得多次来,莫高窟值得多次参观。

  敦煌文化可燃民族自信,此话一点不假。遥想此前,来自香港的九零后青年韩嘉杰参观莫高窟后告诉记者,“以前的印象中,敦煌总有一种神圣感,但却不具体,身临其境,不仅是源远流长、博大厚重的文化,还有雄伟壮美的自然景观,都让人觉得自己好渺小。” 他表示,只有到了世界四大文明交汇地——敦煌,亲身走进“世界文化遗产”莫高窟,看过、听过、感受过,近距离地了解,才能知道中华民族的文化是多么值得自豪,这种印象从来没有如此深刻。

  文化圣殿,人类敦煌。敦煌文化对于世界各国学者以及游客有着极大地吸引力。据不完全统计,旅游旺季,莫高窟日接待量高达一万四千余次,这还是在为了保护莫高石窟而进行大肆限制的前提下,若抛开这一限制,参观人数怕是会成倍增长。

[责任编辑:程向明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