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貴州 > 商報專稿

黔沿河:沙子空心李農民的“致富仙果”

2018-07-14
來源:香港商報網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黃慶松 報道:7月13日,記者從沿河縣政府部門獲悉,該縣圍繞以“李”興“旅”、以“旅”促“李”的思路,強化政府推動力,在擴大規模、打造品牌、完善設施上下功夫,實現了生態與產業融合、環境與景觀配套,讓農戶脫貧致富。

甜甜可口的空心李

  據了解,沿河沙子的空心李成熟後核與果肉分離,且核小肉厚,素有“李中茅台”、“天賜仙李”之稱。近年來,當地政府看准了空心李這棵能增加群眾收入的“搖錢樹”,把空心李作為特色產業發展,在資金、技術上加大投入,空心李有了規模化、精品化發展。被授予“中國優質李金獎”、 “中國空心李之鄉”、 “全國果菜產業百強地標品牌獎”等榮譽稱號。

  近年來,沿河以打造“武陵山農特產品基地縣”為目標,大力發展空心李栽培和推廣。目前,已建成空心李基地7.35萬畝,其中投產果園4.8萬畝,覆蓋沙子、中界、團結、和平、曉景、板場、黑水等11個鄉鎮、街道189個村。其中,沙子街道和中界鎮為核心區,被列入“貴州省100個現代高效農業示范園區”之一。

果農正在采摘空心李

  “我種李子37年,最初3分錢一斤要挑到沿河縣城去賣,現在貴的20元一斤游客自己上門來摘,我們今年的收入有20萬元左右……”沿河縣沙子街道辦事處南莊村73歲的張炳珍老人向記者說。

  記者了解到,當地的空心李一到成熟季,貴州、重慶等各地游客紛至遝來,或到園區采摘或是直接購買,讓果農在家門口就能“做生意”。除此之外,當地政府也為果農們搭建好電商平台,通過專門定制的包裝盒將空心李按好、中、差分檔次進行銷售,產品遠銷北京、上海、四川等地,直接解決了上千戶果農的銷售難題。

果農滿載豐收的空心李

  此外,該縣重點培育市場、經營企業和營銷平台,探索“特色品牌電商”新型產業扶貧路徑。目前,該縣已有經營空心李的企業及農民專業合作社21個、電商企業3家、農村淘寶店57家,每年電商銷售量5萬公斤左右,產業带動就業達6萬人。

  “我們和貴州創淘電子商務公司合作,推出了2公斤裝的高品質空心李,通過網絡眾籌26萬多元。”90後創業青年、沿河匯農土家特產電子商務公司負責人冉阿周告訴記者,公司還將與貴州創淘、沙子空心李協會合作,成立沙子空心李流通合作社。

  脫貧致富,一路有“李”,沙子空心李已成為沿河带動農民致富增收的特色產業之一,被當地群眾親切稱為“致富仙果”。如今,沙子的空心李種植面積從原來的500多畝發展到9.28萬畝,年產空心李3.3萬噸,產值達5億元,带動2.1萬戶、10.2萬農民群眾走上了脫貧致富的道路。

 

[責任編輯:肖靜文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