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王藝橋 報道:為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融入新時代的生活,9月3日,在“營口有禮”主題活動全市動員大會上,中國禮學文化研究權威、清華大學禮學研究中心主任、經學研究院院長彭林教授,從營口市委書記趙長富手中接過城市禮儀文化顧問聘書,並把他带領團隊編寫的《小學禮樂文明教育》贈送給營口市的小學生。營口是中國第一個在全市倡導中華傳統禮儀進生活的城市,這也是中國首部中華禮樂文明青少年讀本第一次走進小學校園。
作為在遼寧經濟增速連年排在前列的港城營口,從這個開學季開始,與清華大學禮學研究中心合作,不僅在中小學校園中推廣適應新時代的中華傳統禮儀,而且市委、市政府带頭倡導“營口有禮”,全市上下合力用優秀傳統文化滋養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心靈動力”。
據彭林介紹,中華傳統禮儀文化的精髓是自我心靈管理和社會秩序治理,在物質生活發達的當代社會,用古今傳承的“禮樂”精神喚起文化自信,形成文化自覺,既是中國人追求共同幸福的必要途徑,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道路的必然選擇。營口作為東北對外開埠最早的港口城市,“開放包容”的城市文化基因與“倉廩實而知禮節”的經濟社會基礎,都是這個海濱城市能夠在全國率先用中華傳統禮儀文化助力文明城市建設的前提條件。市委書記親自擔任“營口有禮”主題活動領導小組組長,足以看出營口對此事的重視程度。
營口市委書記趙長富表示,文明是城市的精神動力,把“營口有禮”主題活動作為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重要抓手和有效載體,目的不是僅僅為了得到一塊“文明城市”的牌子,而是要讓文明禮儀的種子在孩子心靈中紮下根,在市民生活中留下來,在每個家庭中代代傳下去。

當日下午,營口市委宣傳部代表營口市與清華大學禮學研究中心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清華大學作為營口市的“禮學智庫”,把營口當作中華禮儀文化推廣城市,讓禮學文化當代應用的研究成果落實為營口市民的日常行動。
“營口有禮,從我做起”是這個牽動全市各界的主題活動的主題。據營口市委常委、宣傳部長肖力介紹,“營口有禮”涵蓋全市各個領域,包括文明禮儀進校園、進機關、進窗口、進鄉村、進社區、進家庭、進企業、進公共場所等各個層面,而且對“軟實力”提出“硬要求”,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協和全市主要部委辦局都是成員單位。這次“營口有禮”全民行動不僅會提升營口市民禮儀素養,也將對營口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建設產生深遠影響。
據了解,“營口有禮”的倡導在各個領域正在落實到行動中。營口大中小學本學期的“開學第一課”,都是“營口有禮,從我做起”主題。剛剛開診的營口人民醫院開始用“營口有禮”打造文明窗口。在城市中心街路,交通管理已經開始進行機動車不禮讓斑馬線的抓拍試點。
營口市政府市長余功斌認為,“營口有禮”是美好的文明風景,是持久的心靈動力,也是優質的營商環境,還是靚麗的文化名片,更是寶貴的無形資產,是一項繼承傳統、引領時代,造福子孫的大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