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本地新闻

廣東已退還企業增值稅留抵稅額近90億元 留抵退稅為實體經濟發展再“輸血”

2018-09-29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李芳 通訊員岳瑞軒報導:今年7月,李克強總理在國務院常務會議中要求,對已確定的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等增值稅留抵稅額退稅工作在9月底前要基本完成。3個月以來,國家稅務總局廣東省稅務局以國稅地稅征管體制改革為契機,高效、有序推進留抵稅額退稅工作,持續深入落實減稅政策。記者從廣東省稅務局獲悉,截止9月26日,該局已完成留抵稅額退稅任務,89.84億元的減稅“大禮包”惠及全省1465戶企業,盤活運營資金,助推轉型升級,讓企業盡享改革紅利。

 
  先進裝備製造業減稅效應顯著
 
  在留抵稅額退稅政策中,製造業獲得的減稅效應最為明顯。據統計,此次廣東稅務部門共退還裝備製造行業留抵稅額27.66億元,占全部退稅規模的三分之一。
 
  廣東稅務部門將留抵稅額退稅政策與廣東省降低製造業企業成本支援實體經濟發展工作有機結合。日前,在全新亮相的廣東“實體經濟新十條”中,廣東稅務部門及時將留抵稅額退稅政策納入其中,並作為稅收政策“重頭戲”抓好落實,加強與省財政廳、省經信委、省科技廳等部門的銜接,為建設製造強省增添強勁動力。
 
  廣東省稅務局貨物和勞務稅處有關負責人表示:“退還製造業企業的留抵稅額,有助於盤活企業經營資金,推動技術創新升級,提升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支持更多企業打造‘廣東製造’品牌。”
 
  留抵稅額退稅政策為廣東省尤其是珠江西岸的先進裝備製造業帶來了政策利好,其中,機器人產業作為高端製造業標誌得到重點關注,共有14戶重點企業取得1834.82 萬元退稅額。此外,以中船黃埔為代表的船舶製造業取得退稅額15億元,為廣東海洋裝備製造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
 
  “今年7-8月,我們收到了7.6億元的留抵退稅額,資金周轉快了,企業在船舶製造品牌的打造中也更加有信心”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總會計師陳瓊祥表示。
 
  近年來,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以鑄就“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海工裝備品牌為目標,從低端到高端,從“淺水”到“深藍”,現已成為華南地區軍用艦船、大型公務船、特種工程船、海洋工程的建造和保障基地。在打造世界一流品牌的過程中,企業積極把握稅改契機,在稅務部門的輔導幫助下享受留抵稅額退稅政策利好,為企業發展贏得了更多資金支撐,進一步提升企業品牌的國際競爭力。
 
  企業技術創新迸發“新動能”
 
  近日,科力遠混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龔亮心情頗好。公司現階段正著手CHS第二代產品的改進與驗證,提高整機NVH性能,並將生產製造的“科力遠芯”全面覆蓋至轎車、SUV、輕型客車、大巴等車型的總成系統,專案開展有條不紊。而這,也得益於留抵稅額退稅的政策利好。
 
  科力遠混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主要提供節能與新能源汽車動力驅動系統整體解決方案,致力於研發混合動力及傳動系統總成技術平臺。龔亮告訴記者,公司前期研發專案多,研發週期相對較長,投入大,產品開發和購入原材料形成留抵稅額較多,創新研發資金出現嚴重較大缺口。在留抵稅額退稅政策下,公司於7月底收到增值稅留抵退稅額3576萬元,為公司在佛山基地首條混合動力總成系統生產線的運營和技術研發提供了資金支持,讓企業更加堅守在混動道路上助力“中國智造”。
 
  “對於我們這種科技型企業而言,研發資金是發展的動力和源泉。然而,由於前期投入成本高、資金回收週期長,企業常常會面臨資金上的問題”,科力遠混合動力技術有限公司龔亮認為,退還增值稅留抵稅額能有效盤活資金,為企業創新研發、技術升級帶來更大的助力。
 
  對此,億航智慧設備(廣州)有限公司財務副總劉劍也深有感觸。作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中傑出的科技創業代表,億航智慧設備(廣州)有限公司屬於高新技術及《中國製造2025》中智慧無人飛行器製造重點領域企業。該企業一直處於研發階段,暫未實現大規模商業化,累計研發試製投入較多,銷售收入較少,導致留抵稅額較大,研發資金不足。
 
  劉劍回憶道,留抵稅額退稅政策出臺的第一時間,稅務部門就來到企業進行宣傳,輔導企業進行留抵稅額退還申請。在稅務部門的指導下,企業很快收到了1204.56萬元的留抵退稅額,企業的創新研發又煥發出新活力,也讓全體員工對公司的發展更加充滿信心:“無人機市場是大家爭先開拓的一片藍海,留抵稅額退稅政策讓我們能夠把更多的資金投入到研發之中,億航產品的技術競爭力一定會大有提升。”
 
  留抵退稅助企業渡過難關
 
  “老孫,我們的留抵退稅款到賬了?”8月21日中午,信利半導體有限公司財務經理詹海平得知公司收到2.292億元留抵退稅額之後,急忙打電話給財務副經理孫小泉確認,激動之情溢於言表。
 
  “這筆資金,對公司來說無疑是‘及時雨’啊!”詹海平感歎道。信利半導體有限公司是知名電子產品開發、生產和銷售的上市公司信利國際有限公司的主要生產基地,主要生產液晶顯示器、觸控式螢幕等高端電子產品,產品大部分是出口,銷往一百多個國家。但近年來,企業經營面臨著融資成本高、研發投入大、海外訂單下降的經營瓶頸。這筆留抵退稅額的到賬,極大地緩解了公司的資金壓力,為公司新投建的紅草廠“高端車載及智慧顯示幕專案”基建工程提供了資金支持。
 
  欣喜過後,孫小泉急忙致電汕尾市稅務局貨物和勞務稅科,對稅務部門的及時輔導和優質服務連連點贊。孫小泉告訴記者,早在國務院提出增值稅深化改革相關意見之時,汕尾稅務部門就積極開展政策宣傳,通過電話溝通、實地調研、現場輔導等形式,協助企業即時瞭解政策具體規定,完整、準確的計算出可退稅款。通過汕尾稅務部門設立的“綠色通道”,公司在2個工作日內就收到2.292億的留抵退稅額。
 
  據瞭解,為了讓納稅人能更好地享受減稅政策,廣東稅務部門融合改革力量,成立主要領導掛帥的深化增值稅改革領導小組,並設立行業認定、技術保障、申報保障、效應分析和督查督辦5個工作小組。整合全系統辦稅服務廳和新媒體宣傳資源,積極開展深化增值稅改革專題宣傳。
 
  在落實留抵稅額退稅政策中,廣東省稅務部門堅持“能退盡退、能簡盡簡、能快儘快”的原則,加大力度推動留抵稅額退稅政策精准、高效落地。新政出臺後,稅務部門第一時間為企業送上了減稅政策大禮包,面對面開展宣傳輔導,一對一掌握退稅訴求,幫助其準確理解政策,及早做好政策實施準備。同時,借力稅務機構改革帶來的資料互通、流程簡化等優勢,及時編寫《廣東省增值稅期末留抵稅額退稅業務指引》,明確業務要求,進一步在辦理流程上“做減法”,縮短退稅辦理各環節時限。
 
  “才兩三天,我們就收到了超過6500萬元的留抵退稅額,稅務部門的及時輔導和優質服務,及時化解公司資金困境,為公司發展‘輸血’”廣東東陽光藥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四向表示,“作為東莞市第一批享受留抵稅額退稅政策的企業,我們感到十分的榮幸。國家稅收優惠政策盤活了我們的流動資金,堅定了我們創新研發的信心,我們一定會把資金用在刀刃上,在藥物研發領域做出更大貢獻!”
[责任编辑:实习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