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釣龍蝦大賽、千人龍蝦宴、知青那些事兒……首屆鄱陽湖龍蝦節現場火爆。9月30日-10月1日,2018鄱陽湖首屆龍蝦節在鄱陽縣城鄱陽縣樂豐鎮茨山村舉行,“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絕美鄱陽湖蝦肥蟹美,在農民節去鄱陽享民俗、品美食、觀美景。
上饒市長謝來發宣布活動啟動,標志着“鄱陽湖龍蝦節”正式落戶鄱陽。
鄱陽縣依托鄱陽湖的一湖清水,發揮中國鄱陽湖淡水魚之鄉、中國漁俗文化之鄉、全國超級產糧大縣的品牌優勢,大力發展“稻蝦共作”綜合種養,目前已有30多家龍蝦養殖合作社,有近500個養殖戶參與種養,發展“稻蝦共作”面積達6萬余畝。
上饒市副市長祝宏根介紹,近年來,上饒市鄱陽縣堅持品牌化經營、產業化發展、項目化實施的思路,圍繞全市“東柚西蟹(蝦)南紅北綠中菜”產業發展規划,結合產業扶貧,突出鄱陽“水蟹(蝦)、湖米、山菇、綠菜、庭柚”五大產業發展,實施優勢特色農業提質增效行動。
鄱陽縣糧食總產達113.5萬噸,是全省二十分之一,全市的三分之一,江西省首個突破20億斤大關的國家超級產糧大縣,連續九年獲得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兩次榮獲全國糧食生產先進縣標兵。水產養殖面積50.7萬畝,全縣水產品總量18.2萬噸,位列全省第一,連續十年獲全省水產養殖先進縣。鄱陽縣率先在全省落實“蝦稻共作”綜合種養模式達8萬畝,“蝦稻共作”綜合種養模式全省推廣,鄱陽湖小龍蝦、鄱陽湖大閘蟹、鄱陽湖銀魚等湖產品已經成為鄱陽最富地域特色的城市名片。
上饒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鄱陽縣縣委書記張禎祥介紹,目前鄱陽創評3A級鄉村旅游點9個,稻漁綜合種養面積8萬畝以上,引領带動400余養殖戶參與稻漁綜合種養經營,養殖小龍蝦面積近6萬畝,稻田廣袤,水質優良,“一水兩用、一田雙收”的生態種養核心带動示范區初具規模,出產的小龍蝦以其尾肥體壯、鮮嫩美味,獲得市場青睞,深受顧客喜愛。
張禎祥介紹,本屆鄱陽湖龍蝦節的主旨是,聚焦龍蝦產業、傳揚美食文化、推介鄱陽品牌、突出地方特色、促動農旅融合,通過開設龍蝦產業發展論壇,誠邀業界專才指點精進之策;通過舉辦龍蝦垂釣烹飪大賽,匯集各路高手施展過人之技;通過大擺千人品評龍蝦盛宴,吸引八方食客開啟美味之旅;通過開展戰略合作簽約活動,牽手優秀企業踏上共贏之路。
本次龍蝦節受到了業界的廣泛關注,開幕式上,許多龍蝦企業也來到了現場,與鄱陽龍蝦產業的龍頭企業簽署供銷協議。
據悉,鄱陽2017年全縣共建設村點1016個,2018年繼續實施“千里千村”工程,已開工建設村點209個,為發展鄱陽湖鄉村旅游打下了堅實基礎。鄉村旅游已經成為鄱陽縣休閑旅游和假日消費的新亮點、成為農村發展、農業轉型、農民致富的重要渠道。同時,結合高標准農田建設,鄱陽縣大力推進稻漁綜合種養,突出發展稻蝦共作養殖模式。其中,鄱陽湖小龍蝦因體型肥大、肉質鮮美、鉗厚飽滿,深受來鄱游客們的喜愛。(操端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