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10月17日上午,首屆中國毛筆文化研討論在江西文港鎮舉行。來自全國各地和江西本土的專家學者聚集在中國毛筆文化之鄉文港鎮,共同研討毛筆文化的歷史意義與當代價值。
中國毛筆文化研討會是第四十二屆全國(南昌)文房四寶藝術博覽會、第九屆全國中小學生書畫用品博覽會暨“文筆”文化交流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次研討會由江西書法家協會、進賢縣人民政府主辦,進賢縣委宣傳部、文港鎮人民政府承辦。
研討會上,25位專家學者從毛筆與中國文化關係、筆法研究、中國毛筆文化博物館的文化意義、文港對中國毛筆發展的貢獻等多個不同的視角,探討了毛筆文化的形成、演變及特徵,挖掘了毛筆文化與區域經濟、社會、書畫發展之間的聯繫,闡述了對“研究毛筆文化,增強文化自信”這一課題的見解與展望。
文港,以文而名,因筆而興,是著名宰相詞人晏殊故裡,擁有1600多年的制筆史。文港毛筆源自秦末,不斷傳承發揚,改良精進,至清代成為一個壟斷性優勢產業、特色產業。在中國近代四大名筆中,周虎臣、鄒紫光閣皆出自文港,文港遂成為華夏筆都、中國毛筆文化之鄉。
文港鎮毛筆製作悠久的歷史,與崇文重教、詩書傳家的社會風尚有機結合,形成了融文學藝術、教育文化、商業文化、製作工藝於一體的毛筆文化。文港毛筆,製作工藝精湛、材質精良、品牌卓越、影響廣泛。該行業的從業人員達13000餘人,市場佔有率75%。
文港鎮政府及毛筆製作的傳承匠人,以敏銳的市場洞察力,在搜集文物、保護文脈、傳承技藝、弘揚民族文化精神等方面,做了大量有效的工作,着力搭建毛筆文化對外交流與展示平臺。文港毛筆文化產業特色街區是毛筆文化遺產利用的典範,建成集毛筆文化博物館、毛筆工藝傳承館、微雕、烙畫等各種文化交融的綜合業態街區,以多元的思想和人文推進創新、創業、創意,引領毛筆文化產業發展。(操端晶 周蘇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