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出現場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寇剛報導:時隔70年,冼星海人生中最後一部管弦樂作品《中國狂想曲》23日晚在蘭州音樂廳奏響。其中富有鮮明的民族風格、中國氣派和時代特徵的《黃河大合唱》將正常音樂會推上了高潮,黃河之音唱響黃河之都,也讓冼星海的“絲路之聲”再次響徹祖國大地。
本次巡演作為2017年度國家藝術基金傳播推廣交流資助項目,這場由蘭州市人民政府主辦,蘭州市文化和旅遊局承辦、蘭州演藝集團承辦,哈薩克斯坦國家愛樂樂團帶來的2018年蘭州市惠民演出——《絲路星海》冼星海音樂作品巡演——蘭州站的演出,紀念了冼星海這位從上海出發的偉大音樂家,也讓金城市民近距離感受冼星海這位偉大的藝術家不同時期風格的作品。
為本場音樂會執棒的是哈薩克斯坦著名指揮家姆斯力木·阿木孜。演出中,還邀請包括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等多國藝術家主創鼎力相助,與哈薩克斯坦國家愛樂樂團一同為觀眾奉獻了這場難忘的演出。
整場音樂會由三部分組成,《江南三月》《在太行山上》《遊擊軍》《牧歌》《戰時催眠曲》等冼星海寫作之抗戰、藝術歌曲的改編獨唱;管弦樂《中國狂想曲》、交響組曲《滿江紅》,以及經駱夢泳配器改編、略作精簡的《阿曼蓋爾達》等冼星海的管弦樂作品選粹;鋼琴協奏曲《黃河》中的兩個樂章,《黃河頌》及《保衛黃河》。
冼星海與“絲綢之路”緣分不淺:1942年,蘇德戰爭爆發,冼星海輾轉來到古絲路重鎮阿拉木圖,在貧病交加之際被哈薩克斯坦音樂家拜卡達莫夫收留。兩人志同道合,拜卡達莫夫給了冼星海精神上極大的鼓舞。這一時期,洗星海創作了很多音樂作品,還收集和改編了大量哈薩克民歌。這些曾經在商路、駝隊、綠洲奏響的民歌經冼星海先生改編,成為了振奮人心的力量,並回溯絲路傳到中國,激勵中哈人民為抗擊德日法西斯而戰。
值得一提的是,音樂會最終的《黃河》鋼琴協奏曲(黃河頌、保衛黃河)掀起了全場最高潮。《黃河大合唱》富有鮮明的民族風格、中國氣派和時代特徵,是我國近代音樂作品中一部有著巔峰意義的傑作。這部作品以黃河為背景,熱情歌頌了具有悠久歷史的偉大中國人民堅強不屈地保衛祖國的戰鬥意志,充滿了激動人心的情感力量和雄偉渾厚的氣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