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黑龙江 > 本地新闻

“非遺”作品百花齊放 點亮首屆東北亞“文博會”

2018-11-26
来源:香港商报网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展區人頭攢動

 
  【香港商報網訊】首屆東北亞文化藝術博覽會,一道豐富的文化饕餮盛宴。隨著24日“文博會”的啟幕,來自中國、韓國、日本、俄羅斯、朝鮮、蒙古國等國家的文化藝術展區全部面向公眾開放。內畫鼻煙壺、定州緙絲、阿文書法、曹氏香包……這些平時難得一見的非遺文化實物齊亮相,現場還有陜西鳳翔泥塑展示泥塑技藝,袁式剪紙傳承人高超剪紙技藝的展示等,都讓市民對中國非遺文化有了更直觀的印象。
 
定州緙絲第九代傳承人程苗欣展示緙絲技藝
 
  得以讓緙絲手藝長久傳承
 
  在非遺文化展區的出入口處,記者看到,一排排穿著各色絲線的梭子掛滿緙絲機,梭子上的線,細如雨絲,多如牛毛。河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定州緙絲第九代傳承人程苗欣不停地換梭織緯,引來市民駐足觀賞。市民王女士說:“我很喜歡這種文化,對這些用手藝製作出來的藝術品非常感興趣,很想學習一下這門技藝。”
 
  “目前我們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傳承,緙絲是純手工製作的,機器是代替不了的,通過這次展會,讓我們認識了很多對緙絲感興趣、有意向合作的商家,這讓我們很欣喜,得以讓這項手藝長久傳承。”程苗欣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
 
  程苗欣說:“我覺得哈爾濱這座城市的文化氛圍確實是挺不錯的。我們也在其他城市進行過展出,但是知道人比較少,對這種手工藝品比較陌生,但是來到哈爾濱,我發現很多人對此都有一定的了解。經過進一步交流,都知道這是非常好的手工藝品,市民的文化素養是挺高的。”
 
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深圳市美術大師、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刺繡保護協會會員展示湘繡技藝
 
  把湘繡文化融入冰城市民生活
 
  湘魂楚韻,集萬千風情於一針一線之中,交織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湘繡作為此次博覽會的重要展示部分,收貨頗多。中國工美行業藝術大師、深圳市美術大師、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刺繡保護協會會員、湘繡技藝傳承人毛慧表示,通過這次文藝博覽會,在文化的交流上有很大的幫助,一方面是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的傳統文化,尤其是對湘繡文化的了解。另一方面是讓很多家長了解到了湘繡文化獨特性,讓孩子更多的接觸到刺繡,在文化傳承上面起到了一定的推進作用。
 
  毛慧稱,湘繡文化可以在哈爾濱有一個很好的推動,把哈爾濱的冰雪元素、丁香元素等等通過刺繡的方式展現出來,製作成掛件、飾品等,把湘繡融入到市民的生活之中。
 
陜西鳳翔泥塑傳承展示泥塑技藝      袁金杉  攝
 
油紙傘成亮麗風景      袁金杉  攝
 
 
  文化交流助推非遺創新發展
 
  非遺的魅力將在創新發展中煥發新風采。通過首屆東北亞文化藝術博覽會的平臺,讓非物質文化傳承人有了進一步的互動和交流。“通過此次博覽會對我們的泥塑有一定的推介作用,其次是跟同業內文化有一個更好、更多的交流,藝術是相通的,通過對同業內文化的了解,與傳承人的交流之外,對做自己的手工藝品時會有一定的啟發,讓非遺文化創新發展。”陜西鳳翔泥塑傳承人說。
 
  據了解,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展區內共計約18個類別,楚式漆器、油紙傘制作技藝、古代鐘表修復技藝、風箏製作技藝、鳳翔木版年畫、白族扎染技藝、鐵絲編織燈籠技藝等在此展示,為市民奉上一場非遺“大餐”,更好地滿足廣大市民的文化需求。(張曉磊)
 
 
[责任编辑:张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