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地市简讯

国际公益学院成立以来迎来首期毕业

2018-12-03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报网讯】记者黄凤鸣报道:12月2日,国际公益学院2018年毕业及开学典礼在深圳举行。国际公益学院第一学年入学的同学们已学成毕业,同时迎来第六批新生入学。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国际公益学院董事、北京达理公益基金会理事长汪建熙,国际公益学院董事、老牛基金会理事长雷永胜,国际公益学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国际公益学院客座教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慈善学院国际项目教授Van Craig Evans,国际公益学院特聘教授、美国哈佛大学知名学者杨鹏等嘉宾,60多位毕业生和70位新生、数十位亲友及校友等近200位嘉宾出席。本次开学典礼由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秘书、助理院长刘冰华主持。
 
  此次毕业典礼,是国际公益学院自成立以来迎来的首期毕业。自国际公益学院成立以来,运用国际化、实践型、创新性的公益慈善知识生产方式,秉承问题导向、创新思维、行动学习、双师辅导等教学特色,三年来,国际公益学院迎来500位新时代的慈善家和高级慈善管理人才,为2000 多位公益行业中坚提供专业提升课程,公益网校注册人数超过1.75 万人。其公益实践遍布全国33 个省市自治区;校友所在机构2017年度捐赠收入达57 亿元(全文均为人民币),公益支出超过43 亿元,直接受益人群超过2 亿人次;董方军、游忠惠两位校友加入学院发起人之一比尔·盖茨先生发起的“捐赠誓言”;数十位校友年度个人捐赠超过百万元。
 
 
  典礼还进行了毕业生行动计划成果展示,以及优秀行动计划&毕业生表彰。GPL/EMP/ELP校友、昱庭公益基金会发起人钱军参加了学院大部分课程,不断创新摸索如何使公益项目可持续发展。他表示,EMP专业的课程给予了专业知识和公益力量,GPL课程使项目和定位有了更高的思想和格局。“我们希望用公益和商业的合力,一边倡导一边研究,实现可持续发展。他倡议学院同学们提供更多支持与资源,推动公益事业的发展,推动社会企业的发展。”
 
  国际公益学院院长王振耀向同学们强调:第一,要以公益慈善的广阔视野来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特点;第二,中国社会的转型特别需要公益慈善使命的升华;第三,从高速度向高质量发展的需求,尊重并实践思维方式的多元化;第四,善于开发真善美的社会价值,使善具有力量;第五,发挥善经济的巨大价值,用技术来解决社会问题。
[责任编辑:实习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