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特别报道

港區委員建言安徽搶抓大灣區戰略機遇

2019-01-16
来源:香港商报网
  
吳志斌委員代表安徽省政協香港地區委員發言
 
  【香港商報網訊】1月15日,安徽省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在安徽大劇院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副主任、香港安徽聯誼總會常務副會長、香港長嘉集團董事長吳志斌委員代表省政協香港地區委員發言。他建議,安徽要搶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戰略機遇,推動皖港多層次寬領域互利合作。
 
  吳志斌指出,正在推進中的粵港澳大灣區,將香港、澳門2個特別行政區和廣州、深圳等9個城市聯通在一起,形成新時代中國對外開放的“超級工程”。安徽省在加速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的進程中,應充分利用粵港澳大灣區的溢出效應和平臺作用,深化皖港多層次寬領域務實合作。
 
  在提交給大會的發言稿中,吳志斌羅列了一組數據:截至2017年底,安徽省累計批准設立香港投資的外資企業4452家,占全省境外投資企業50%左右,累計吸收香港直接投資556億美元。同時,香港也逐漸成為安徽企業主要投資目的地。該省在港設立對外投資企業(機構)116家,協議對外投資總額16.4億美元,實際對外投資8.6億美元。

  政府間合作框架協議缺位
 
  皖港合作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與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的要求還有差距,與周邊省份橫向比較也存在短板。他從合作機制、工作統籌與平臺建設三個維度予以分析。首先,皖港尚未建立政府層面的高級別合作框架協議。目前,與香港交流密切的省市包括廣東、北京、上海、四川等,已有合作機制,雙方定期或不定期開展協商。
 
  其次,安徽省級層面尚未形成開展港澳工作的統籌機制,缺乏對港澳工作總體謀劃和具體方案,沒有建立起工作聯席會議制度。皖港人員往來不夠密切,合肥到香港沒有直通航班。
 
  再者,安徽在港沒有固定的大型經貿合作交流和招商引資平臺。據介紹,自2013年皖港經貿交流活動以後,安徽一直未舉辦過針對香港的較大型專題推介招商展會。相比較而言,江蘇省政府和香港貿發局于2014年建立蘇港合作聯席會議機制,已連續召開4次會議並取得實效。另外,贛港經貿合作活動已經連續舉辦了17屆。

  六條建議助推皖港互利合作
 
  鑒於上述不足,為了推動皖港多層次寬領域互利合作,吳志斌給出六條建議,包括加強組織領導、構建合作機制、實施金融融通、共建“一帶一路”、深化科創協作以及落實人心回歸。
 
  他呼籲,安徽省級層面要成立港澳工作領導小組,加強港澳工作領導力量,統籌謀劃全省港澳事務;積極爭取國家層面支持,兩地政府共同謀劃,建立皖港互利合作聯席會議機制,定期協調確定合作規劃,並設立聯絡辦公室負責日常溝通和落實具體事項。
 
  支持皖企來港上市融資、參與國際並購和開展國際化經營,鼓勵符合條件的企業選擇港交所作為境外上市首選地。建立與在港大型金融機構之間的交流渠道,引進海內外有實力的戰略投資者,吸引海內外知名金融機構赴皖開設分支機搆,進而吸引香港會計、諮詢、法律等服務企業在皖落戶。
 
  攜手駐港領團、商會、媒體和資訊等,挖掘“內地+香港+‘一帶一路’有關國家”的三方合作潛力,培育更多合作項目,努力實現“1+1+1>3”的效果。加強皖港在旅遊和文化產業合作,開發旅遊、文化、體育、健康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聯手打造世界重要旅遊目的地和國際旅遊超級中轉站。
 
  發揮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優勢,結合香港特區政府對生物科技、人工智能、智慧城市和金融科技產業支持政策,加強對港高新技術產業合作,支持皖港高校、科研機構開展學科、科研合作,聯合開展技術攻關,促進成果轉化。
 
  此外,安徽要實施青少年交流、公務人員培訓、海外人才引進等人文交流合作項目。加強對港澳安徽聯誼總會、有關機構、商會重點人士的聯誼和交流,在港凝聚關心支持安徽發展的友好力量,團結、凝聚、組織好省政協港澳委員,為促進港澳繁榮穩定和安徽經濟社會建設發揮重要作用,擴大安徽在港澳的知名度、美譽度。(秦炳煜 柏永)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