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黑龙江 > 商报专稿

黑龍江省政協委員董新英:做深做實土地效益文章助力脫貧攻堅

2019-01-17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1月16日,黑龍江省政協十二屆二次會議閉幕。會議期間,省政協委員、黑龍江日報記者董新英作的“關於做深做實土地效益文章助力脫貧攻堅的提案”引起委員們廣泛關注和深深思考,探索了脫貧攻堅新路徑。
 
  董新英說,精準扶貧、脫貧攻堅是黨中央做出的重大決策。一年多來,黑龍江日報報業集團脫貧攻堅專題報導組在對黑龍江省28個貧困縣的脫貧攻堅工作進行實地採訪和深入調研中發現,隨著脫貧攻堅工作進入“攻堅期”、“決戰期”,扶貧一線對土地效益的可持續和長效化關注度越來越高。一邊是扶貧成果“大考”將至,一邊是長效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內在要求,如何實現土地效益的可持續成為決勝三年脫貧攻堅戰、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跨不過去的“難題”。
 
  董新英表示,黑龍江省是農業大省,土地是農民最大的本錢。摘掉貧困的帽子、實現鄉村振興最長久的依靠是土地,最根本的出路是向土地要效益。因而,脫貧要千方百計做足土地這篇大文章,走綠色發展之路,最大限度提昇農產品附加值。要實現土地的“綠色回歸”、“有機再造”,至少三年的土地轉換期是不可跨越的前提條件。而在至少三年的土地轉換期內,農民的收益會大幅減少甚至停滯不前,這和三年脫貧攻堅戰的“大考”時間重疊,形成現實矛盾。“從農業生產規律上看,這是短期收益和長期效益之間的矛盾。放大到國家戰略層面,這又是三年脫貧攻堅期限硬性要求和實現貧困戶持久脫貧之間的矛盾。”這道難題困擾著黑龍江省大多數駐村扶貧幹部,並引起廣泛關注和思考。
 
 
 
黑龍江省政協委員、黑龍江日報記者董新英
 
  董新英稱,調研中某貧困縣一名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說,引導農民向綠色、有機方向調整種植結構,發展綠色、有機農副產品,這需要高质量的土地做支撐。但農民為高產已習慣使用化肥和農藥,短期內並不認可大面積禁用、少用,更不會等上三年或更長時間的轉換期。2020年是考核脫貧攻堅成果的最後期限,大多數貧困縣和貧困村脫貧摘帽還早於2020年。“養地”勢必影響農民收入,不走綠色發展之路,脫貧難取得長遠實效,這道難題很難破解。另一貧困縣駐村扶貧工作隊反映,村民種地使用大量農藥,以至於村裡隨處可見農藥瓶。為保護生態環境,他們給出不錯的價格回收農藥瓶,村民才踴躍參與,他們又花大價錢將農藥瓶處理掉。“只有農家庭院菜園是一片‘淨土’,我們實施扶貧產業時只能作庭院經濟這塊種植業產業項目的小文章,對規模化推進望洋興嘆。”
 
  向土地要效益,綠色發展是必由之路。只有綠色發展,才能順應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勢,提昇黑龍江省農產品附加值,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綠色發展是提高黑龍江省農業附加值的“命門”,是黑龍江省絕大多數貧困戶脫貧的“錢景”所在。為讓廣袤的黑土地為貧困戶真正脫貧、持久致富加油助力,建議黑龍江省在脫貧攻堅“進行時”要把鞏固脫貧成果和實現貧困戶土地效益作為一個整體通盤考慮,做好“土地效益扶貧”長期規劃,降低貧困戶土地轉化期內短期收益受損程度,在二者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讓土地效益的可持續和綠色發展為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貧困戶致富奔小康奉上“助推劑”,為貧困戶留下落地生根、市場“錢景”越來越好的土地扶貧項目。
 
  董新英最後稱,調研中黑龍江省扶貧一線和駐村扶貧工作隊呼籲並期盼,上級黨委政府要更多關注土地效益這篇大文章,支持這一強基固本、涉及面廣的扶貧項目的規劃和實施,同時爭取社會各界獻良策、伸援手,儘早開花結果。(袁金杉)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