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官網 > 廣東 > 本地新聞

港珠海關實現快速通關模式對接貨物驗放

2019-01-18
來源:香港商報網
  
粵港兩地海關快速通關模式在港珠澳大橋首票貨物成功驗放現場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陸紹龍 報道:1月17 日,拱北海關“跨境快速通關”模式與香港海關“多模式聯運轉運貨物便利計划”在港珠澳大橋成功對接,標志着企業經大橋口岸通關已實現提前審放模式。
 
  17日,一輛從廣州啟運,由廣州海關施加了電子關鎖的貨車運抵港珠澳大橋珠海公路口岸,車中載有中外運—敦豪國際航空快件有限公司的一批價值72萬元的服飾配件等貨物。拱北海關下屬的港珠澳大橋海關關員在驗核電子關鎖狀態正常、貨車箱體符合相關規定後,由出境卡口一道閘自動解封、放行,該貨車經港珠澳大橋運往香港,由香港海關在“多模式聯運轉運貨物便利計划”中予以快捷驗放,貨物經香港機場發往美國、歐洲等地。
 
  駕駛該輛粵港兩地牌車的司機張偉安在現場接受采訪表示,通過內地海關與香港海關各自的便利通關模式對接,能夠享受到更多跨境轉運的便利。
 
  據港珠澳大橋海關副關長王景偉介紹,得益于全國通關一體化、海關通關作業無紙化、廣東陸路快速通關等改革措施的深入推進,企業經大橋口岸通關已實現提前審放模式。此外,粵港兩地海關對貨車查驗結果互認已正式實施,以減少重復查驗、便利通關;粵港兩地海關快速通關模式在港珠澳大橋對接,首票貨物的成功驗放進一步提升通關效率。
 
  王景偉介紹,目前正常情況下,車輛從入場到離場時間一般不超過3分鐘,對無需查驗的車輛卡口驗放時間平均在10秒以內,有效降低進出口企業跨境貿易成本。開關兩個多月來,已有1.94萬噸、共計約70億元人民币貨物經過大橋口岸通關,而且呈現明顯增長態勢,大橋對粵港澳大灣區物流的带動效應正在逐步顯現。
 
  據了解,2018年10月通車的港珠澳大橋對更多粵港澳大灣區物流運營者带來便利。在珠海公路口岸,珠海廣豐物流公司積極開展相關業務,該公司負責人張杰欣告訴記者,大橋通車前,從珠海到香港陸路需3小時以上,港珠澳大橋把這個距離縮短至40分鐘左右。大橋海關千方百計把通關速度逐秒壓縮,釋放海關改革紅利,讓公司通過大橋進出口更有信心更有競爭力。
 
  據王景偉透露,截至2018年12月31日,港珠澳大橋海關共監管進出境客、貨車共7萬多輛次、旅客約330萬人次,共處置發熱報警1275,確診流行性疫病7人次,與澳門方面相互移交體溫異常旅客42人次,截獲仿真槍、貨币、動植物產品、瀕危物品、侵權物品、涉稅物品等共計2100宗,查獲各類走私違規案件31宗。
[責任編輯:趙書琪 ]
網友評論
返回頂部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