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佳半導體產業園項目簽約落戶合肥經開區
【香港商報網訊】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安徽省獻上一份漂亮的成績單:2018年全省生產總值(GDP)突破3萬億元人民幣,與北京一道從容躋身“3萬億俱樂部”。此外,去年安徽財政收入突破5000億元、達到5363億元,進出口突破600億美元、達到629.7億美元。這些經濟指標的高位增長,意味著安徽發展進入新階段。
日前,在省政府新聞發佈會上,安徽省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吳勁松指出,2018年,面對複雜多變的外部環境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任務,安徽持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面實施五大發展行動計劃,精準施策,攻堅克難,經濟運行總體平穩,高质量發展取得重要進展。
三項指標居於中部第一
“全年經濟主要指標增速全國靠前、在中部和長三角地區均保持領先,產業結構不斷優化,發展品質效益不斷提昇,民生福祉不斷增進,成績來之不易。”他介紹,初步核算,全年全省生產總值30006.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8.02%。
當日發佈的資料顯示,去年安徽有多項經濟指標位居全國前列、領跑中部。其中,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3%,比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比全國高3.1個百分點;全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1.8%,增幅比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比全國高5.9個百分點;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100.1億元,增長11.6%,增幅比上年回落0.3個百分點,比全國高2.6個百分點。上述三項指標均佔據中部地區第一位置,後兩項指標更是全國靠前,居於次席。
供給側改革深入推進
吳勁松分析稱,全省經濟穩中有進的背後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深入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加快。去年1月至11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2042.9億元,增長24.2%,增幅為近7年同期新高,居全國第7位。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主營業務收入利潤率達5.7%,創下2012年以來的新高。
去年,安徽出臺降成本新“20條”。去年前11個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同比減少0.5元,全年減稅1103.2億元、增長19.9%。繼續加強短板領域投資。全年農業、居民服務業、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投資分別增長33%、31.9%和42.1%,增速均快於全部投資。
當前,外部環境複雜嚴峻,實體經濟困難仍然較多,下行壓力較大。吳勁松表示,2019年安徽將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經濟高质量發展,認真落實中央“八字方針”和“六穩”工作要求,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工作,提振市場信心,增強發展後勁,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加快建設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以優異成績迎接新中國成立70周年。(柏永 秦炳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