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幕式現場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黃慶松 報導:4月16至18日,第三屆「十二背後詩歌節」暨「中國詩人田野調查小組十二背後寫作計劃」活動在貴州綏陽十二背後旅遊區成功舉辦。
據了解,十二背後旅遊風景區總佔地面積600多平方公里,有橫跨七億年時光神秘的亞洲最長溶洞,有唯美的清溪峽山水風光,有奇絕詭異的中國大地縫景觀,匯聚了洞、林、山、水密布齊全的生態組合。雙河溶洞是「亞洲第一長洞」,也是「世界最長的白雲岩洞穴」和「世界最大的天青石洞穴」,曾被中央電視台喻為「喀斯特天然洞穴博物館」、「中國地心之門」。「十二背後詩歌節」與「溶洞詩會」到今年已經舉辦了三屆,眾多國內優秀詩人與數十個國家的詩人參加,寫下了大量關於十二背後的詩歌作品,出版了詩歌專集,在海內外產生了重要影響。近年來,十二背後這片古老又年輕的風景王國,正成為中國西南重要的詩歌、文化、藝術活動聚集地,成為一個詩歌文化地理座標。
著名詩人梅爾發言
中國詩人田野調查小組是由周瑟瑟、黃明祥等詩人於2015年10月20日在安徽桃花潭國際詩歌藝術節上發起,以口述實錄、民謠採集、戶外讀詩、方言整理、問卷調查、影像拍攝、戶外行走等詩歌人類學的方式進行「田野調查」。
周瑟瑟提出從肉身到精神的解脫,就是『走向戶外的寫作』,從修辭的寫作走向現場的寫作,從想像的寫作走向真實存在的寫作,從書齋的寫作走向生活敞開了的寫作。詩歌要尋找活動的有生命創造性的語言,詩人是創造語言的人,沒有語言的變化就是僵死的詩歌。當下許多寫作往往習慣於守舊的寫作,不願走向戶外,不敢脫離書本,走向戶外意味着離開了現成的知識體系,因為戶外是全新的時刻在變化的體系。
桂花小學同學朗誦詩歌
十二背後以深厚的時間沉澱,奇異的地理風景,為詩歌打開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而陌生的經驗正是當代詩歌所缺少的,尋找陌生的經驗是『詩人田野調查』與『走向戶外的寫作』的目的,在十二背後詩人們將找到所需要的陌生的經驗,關於時間、自然、生命、神秘、進化等未知的經驗。
給學生們贈送學習用品
16日中午的小學生詩歌公益研學活動,成為本次活動的重要亮點之一,來自綏陽縣溫泉鎮桂花小學五年級的二十多名同學,在自己家門口聆聽詩歌,感受詩歌的美好與力量,與來自全國各地的著名詩人、藝術家們,進行了一場文化與風景的交融對話,並贈送了文具書籍等學習用品。
研討會現場
據悉,十二背後旅遊區自成立之始,就把幫扶鄉親,愛心奉獻作為自己責任之一,五年來,發起組織了多場公益活動,本次針對小學生的公益詩歌研學活動即是其一。同時,活動期間還,舉辦了第三屆「溶洞詩會」、「詩與時間的對話:梅爾詩集《十二背後》研討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