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四川 > 文化旅游

川博「八大活動」好戲連台迎國際博物館日

2019-05-19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每年的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更是全球文博機構的盛日。為慶祝第43個「國際博物館日」,四川博物院從5月16日起,圍繞「作為文化中樞的博物館:傳統的未來」主題,文創大賽、專家鑒寶、文物徵集、大咖講座、音樂鑒賞會、古琴及書畫展、流動展覽進校園、書畫修復展示……連續3天精彩不斷地奉上公益文化大餐,與公眾共同慶祝國際博物館日。
 
  古琴發新聲  一起逛川博
 
  5月16日晚,開場曲《陽關三疊》在扣人心弦的朗誦和餘音裊裊的琴音中勾勒出了送別場景,令聽者為之動容。青年演奏家們以古琴、排鼓、碰鈴、笙、木魚等樂器合奏的《神人暢》,還原了堯舜祭祀神靈的樂章。古琴名曲《流水》在四川音樂學院中樂系教授、中國琴會副會長、蜀派古琴代表性傳承人曾成偉的指尖緩緩流動,不僅令觀眾想起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還在腦海中勾勒出諸葛亮從容不迫、氣定神閑的模樣。
 
  近500名聽眾走進四川博物院,感受悠悠琴聲帶來的身心寧靜。
 
  在「5·18國際博物館日」當天,「琴·心」四川博物院藏古琴展正式開幕,面向公眾展出19床古琴,其中不乏鎮館之寶,如唐代神農式古琴「石澗敲冰」 ,曾為元中書令耶律楚材收藏,是觀眾絕對不可錯過的一床古琴。
 
  耶律楚材最好古琴,不僅善彈《廣陵散》,自稱有「琴癖」,還愛收藏名琴,家中遺產「唯名琴數張,金石遺文數百卷而已。」耶律楚材曾居於北京西郊別墅玉泉山莊,故在他珍藏的這把古琴上刻下「玉泉」方印,而「石澗敲冰」,則喻其可發金石之聲。
 
  一場《川派古琴藝術的前世今生》講座,古琴的歷史和文化在古琴研究專家唐中六口中娓娓道來,現場配合演奏的相關曲目,讓在場的聽眾不僅獲取了川派琴史的相關知識,更得以近距離欣賞古琴經典曲目,更為真切地感受到古琴的藝術魅力。
 
 
  傳統的未來——第六屆「川博杯」四川文化創意大賽啟動
 
  作為「國際博物館日」系列宣傳活動重要環節,「傳統的未來」——第六屆「川博杯」四川文化創意大賽正式啟動。來自四川大學、成都理工大學、成都大學等十餘所高校的200餘名師生代表、文創專家、產業機構負責人參加了此次活動。
 
  這場文創盛會,旨在為青年設計師、大學生搭建一個學習、交流與創業的文化創意平台,鼓勵、推動四川大學生及優秀青年設計師的創新意識,創造各種優秀的設計創意作品,為傳承巴蜀文明、促進文旅融合,建設文化強省、旅遊強省目標貢獻青春力量。
 
  本屆賽事將以「川博精選館藏文物、文旅融合創新文創設計、文創設計扶貧」三大主題面向四川乃至全國範圍內高校在校師生、青年設計師徵集作品。通過創意大賽的形式,用文創帶動發展,讓文物活起來;以文創設計參與精準扶貧,參與貧困地區地方特色產品開發,不僅能幫助當地解決經濟發展問題,同時也能顯現出設計和文化塑造的獨特魅力。
 
 
  線上線下、館內館外精彩不斷
 
  在文保中心二樓書畫裝裱室,近百名觀眾在這裡近距離體驗、觀看書畫文物修復是如何化腐朽為神奇,領略中國傳統書畫修復技藝。修復師們不僅現場展示中國傳統書畫裝裱技藝,同時還講解紙質文物的日常保護,並回答觀眾的提問。
 
  此外,在5.18國際博物館日期間,川博除了在館內開展的豐富多彩活動,館外活動同樣精彩紛呈。
 
  2019年正值張大千誕辰120周年,「大千藝象——張大千誕辰120周年紀念大展」在內江市大千藝術館開幕。本次大展從5月17日持續到5月19日,現場展出張大千書畫作品60件套和文獻資料40餘件,其中四川博物院館藏張大千雙雀圖軸、臨初唐女供養人像圖軸等38件精品文物也在此次展覽中亮相。
 
  5月17日,四川博物院「大篷車」流動博物館走進高校,與電子科技大學清水河校區共同舉辦「中國古代體育文物進校園」活動。此次展覽展出30餘件體育題材經典文物,通過史前體育、射藝與射禮、御術與馬術、武藝與武術、球類運動、棋類運動、休閑體育等單元展示了中國古代傳統體育項目的歷史文化和中華體育精神。投壺、木射、捶丸、射箭、蹴鞠、擊壤等古代體育項目互動體驗,皮影藝術家帶來的流動皮影表演,青年書畫家揮毫送筆墨,將活動推向了高潮。
 
  除了線下活動,川博還陸續推出了「全球博物館周」「文物有戲(廣播劇)」「文物消防安全互動」等線上主題宣傳活動。作為社區、社群、社會活躍參與者的角色定位,以高質量的文化供給增進公眾的文化認同感和歸屬感,增強公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同時,作為「文化中樞」,川博還致力於搭建不同文明交流對話的平台,維護文化多樣性,推動不同文化互聯互通、包容互鑒。以觀眾為中心,以社區為導向,博物館不再是過去靜止不變的機構,將創意與知識相結合,觀眾共同參與、分享和互動,變得更具靈活性、適應性和交互性。(付莉莉)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