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今日热点

穗越秀區兩所學校試點 全國首創公辦性質「港澳子弟班」

2019-05-23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徐紅 報導:2月18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在教育合作發展部分,提出「在廣東建設港澳子弟學校」。近日,記者從廣州越秀區教育局召開的通報會上獲悉,根據《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在廣東建設港澳子弟學校或設立港澳兒童班」的政策精神,越秀區主動先行先試,圍繞建設宜居宜業宜游中心城區的目標,在印發《2019年越秀區港澳居民居住證持有人隨遷子女義務教育入學工作的實施細則(試行)》的基礎上,從今年起試點設立全國首個公辦性質的、結合學區化集團化辦學建設的廣州市培正中學、越秀區朝天小學「港澳子弟班」。廣州市培正中學七年級和越秀區朝天小學一年級各開設一個「港澳子弟班」,招生規模均為35人以內,招生對象為在廣州創業或工作的《港澳居民居住證》持有人的港澳籍適齡子女。根據積分入學計算辦法,越秀區教育局和學校將根據申請者積分從高到低排序,安排義務教育階段廣州市培正中學和越秀區朝天小學「港澳子弟班」的起始年級學位,報名辦法和積分入學計算方式詳見學校微信公眾號的發佈與鏈接。


  創新教育新模式 促穗港澳資源深度融合
 
  越秀區教育局政策法規與發展規劃科科長陳翹在通報會上表示,公辦學校試點開辦港澳班,有助於港澳籍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享受優質公共服務。港澳班學生免費入讀,「和『地段生』一樣待遇」。陳翹表示,越秀區過去每年約有200名港澳籍適齡孩子入學,他們分散在區內不同學校的不同班級,有些全盤接受本地義務教育。相較之下,集中辦學的港澳班更有利於因材施教。在對「港澳子弟班」學生進行獨立編班的前提下,越秀區探索融合教育新模式,在部分課程、綜合實踐、課外活動和研學旅行等多方面增進港澳籍學生與本地學生的融合交流,協助港澳籍學生儘快適應內地教育環境,三地學生互幫互助,有利於加速三地文化融合。「港澳子弟班」實行雙班主任制和黨員示範崗,選擇班級管理經驗豐富的黨員教師擔任班主任,並配備懂粵語的中青年骨幹教師擔任專職導師,及時關注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
 
  在嚴格執行國家課程的基礎上,試點學校逐步開設兼顧粵港澳特色的相關課程,如繁體字讀寫、嶺南特色課程、國學課程、國際理解課程以及STEAM等綜合科學、綜合人文課程。順應香港「兩文三語」的教學現狀,在以普通話為主要教學語言的同時,部分科目和活動適當使用粵語教學,同時重視和加強英語教學,聘請優秀外教輔助英語教學,在初中階段探索開設第二外語課程。探索向港澳學校輸出具有越秀特色的廣府文化課程,實現粵港澳三地文化和課程的雙向交流與融合。
 
  師資融合,以「港澳子弟班」實驗為契機,依託穗港澳三地培正系列學校、朝天小學穗港澳姊妹學校間的交流,探索三地互派師資交流任教。如互派學科骨幹教師、中青年優秀教師以客座教授的形式短期異地跨校授課,聘請港澳資深教育人士或退休校長擔任試點校顧問,協助開展課程設置、教學評價、師資培訓和回港升學輔導等工作。
 
  同時記者獲悉,廣州越秀區是廣州傳統的教育強區。此次開班的兩所學校朝天小學與培正中學,與港澳地區都頗有淵源。培正中學副校長具惠蘭表示,上世紀三十年代,培正中學即在香港、澳門建立了分校,三地學校往來密切,每年共同開展培正校慶和「尋根之旅」等活動。「培正港澳子弟班」的開設,有利於三地學校在辦學理念、課程設置、教學研討、師資培訓、學生活動等方面實現更緊密的資源共享和更深度的交流融合。朝天小學創辦於1864年,前身是廣州同文館,定位為官辦外國語學校。朝天小學校長孔虹告訴記者,在改革開放初期,朝天小學便是對外接待的指定單位,學校與香港陳呂頌德小學、香港石圍角小學結為「姊妹校」。
 
[责任编辑:实习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