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6月6日,山西太原晉源區舉行了以「千年厚禮 晉祠大米」為主題的第二屆插秧文化節。據瞭解,此次插秧文化節就是要通過展現傳統農耕文化的方式,與鄉村旅遊有機融合、聯動發展,把獨特的文化旅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和產業優勢,用一粒米帶動晉源區全域旅遊走出一條發展新路徑。
恢復水稻種植面積2000餘畝
王恩霖/攝
享譽三晉的晉祠大米,有3300年的栽培歷史,素有「北稻一絕、皇家貢品」之稱。上世紀90年代中期,由於環境、水源、土地等原因瀕臨絕跡,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近年來,晉源區委區政府依託深厚的農耕文化傳統和獨具特色的旅遊資源,以恢復水生態環境為抓手,按照「區域化佈局、標準化示範、規模化生產、品牌化打造」的思路,出臺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勵農民擴大水稻種植面積。每恢復種植一畝稻田,可獲1500元資金補助;另外,每年種植一畝水稻,政府再補貼500元。並在晉祠鎮王郭村、北大寺村、南大寺村、長巷村、赤橋村、花塔村,通過土地流轉等方式先後恢復試種晉祠水稻。截至目前,晉祠水稻恢復種植面積2000餘畝。
一粒米撬動全域旅遊
馬永勝/攝
此外,晉源區深層挖掘晉祠大米的歷史文化內涵,開發晉祠大米文化價值符號,召開晉祠大米申報國家地理標誌產品保護推進會,延伸晉祠大米產業鏈,增加產品附加值,通過經營機制、商業模式創新和農業文化創意,發展特色民宿基地,彰顯花海果園、稻田公園、農舍村落生態魅力和鄉土風情,開創「全域旅遊+鄉村振興」新境界,做大做強鄉村旅遊新業態,用一粒米撬動全域旅遊。
今年以來,晉源區加快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依託有山有水有歷史有文化的先天稟賦,以城市化和鄉村振興「雙輪驅動」為統領,全面實施「百村景區化」工程,對全區95個農村進行景區化打造,建設平川休閒景觀農業帶、西邊山區特色水果帶、晉祠大米現代產業園區、萬畝花卉產業觀光園區和姚村中藥材觀光園區。在打造10個美麗鄉村的基礎上今年又新增20個示範村,將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連成線集成片,着力形成城鄉融合發展新格局,全力打造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
在這次插秧文化節上還表演了舞臺劇《晉獻嘉禾》《台駘治水》淋漓盡致地表現晉祠大米深厚的文化內涵;以自然原野為舞臺,展示晉祠大米生、長、收、藏的詩詞朗誦快閃不時出現在田間地頭;農民現場水彩畫創作,用一抹抹或濃烈、或淡雅的色彩描繪村民們對自己家鄉最熟悉的感知與最熾熱的愛戀;「北國江南 水韻晉源」攝影展,定格晉源水漣漪、人徜徉的美景,捕捉晉源無限活力和獨特魅力;根雕、木刻、板畫、剪紙、刺繡……身懷絕技的晉源工匠們匠心獨運地表達生活情懷,填補晉源文創空白;一曲曲鄉情鄉韻的小調、一首首歡快輕盈的歌曲、一出出詼諧幽默的表演……都引得遊客紛紛駐足欣賞,細細品味。(楊雅茹 王利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