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福建 > 今日热点

閩加強赤潮災害防範 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

2019-06-10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近段時期,福建省部分近岸海域發生赤潮災害。日前,記者在福建省海洋與漁業局瞭解到,省海洋與漁業局按照《福建省赤潮災害應急預案》要求,加強預警監測,加密巡查監視,繼續組織監測機構加強對水產品,特別是濾食性養殖貝類的赤潮毒素檢測,一旦發現貝類毒素超出限量,及時提請當地政府發佈禁止採捕、銷售水產品的通告,並配合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做好受赤潮影響的水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工作,嚴防受赤潮毒素污染的水產品流通入市。

 
  那麼造成這一次養殖漁業經濟損失的赤潮是什麼?我們該如何來防範?
 
  赤潮(Red Tide)是一種自然現象,和地震、颱風一樣,是一種不以人類意志為轉移的自然災害,近5年,福建省發現赤潮32起,年均6.4起,呈現明顯下降趨勢。赤潮生物是赤潮產生的內因,適宜條件下赤潮生物的生長快,呈指數型暴發性增長,迅速形成赤潮。從外因來看,人類活動所造成的大量陸源污染物被雨水沖刷匯入江河,最終進入近岸海域和主要海灣,引起富營養化,為赤潮生物的生長繁殖提供必需的營養物質基礎;溫度、鹽度等理化因數的變化,某些促進赤潮生物生長的微量有機物質和微量金屬元素的存在,以及天氣的突然變化都是誘發赤潮的重要原因。水文、氣象要素的變化不以人類意志轉移,赤潮災害源頭治理可以從控制污染物排放著手。
 
  赤潮對養殖生產和水產品食用安全的影響主要由三個方面:一是赤潮破壞酸堿平衡,引起水體惡化,破壞養殖生態環境;二是赤潮生物堵塞海洋生物呼吸器官,導致海洋生物窒息死亡;部分有毒赤潮生物產生的毒素可引起養殖生物死亡;三是有毒赤潮生物毒素通過食物鏈傳遞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安全。
 
  事實上,早在2006年,福建省就制定了《福建省赤潮災害應急預案》,逐步構建了以省、市兩級海洋環境監測機構和海區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為骨幹,科研院所和高校為支撐的赤潮災害監視監測網,共同開展全省赤潮災害監測工作。赤潮期間,重點監測水質要素、赤潮生物種類密度及水產品赤潮毒素等。一旦發現水產品中赤潮毒素超標,立即啟動水產品質量安全跟蹤監測,直至連續2周赤潮毒素含量達到安全限量標準為止。(張傑)
 
[责任编辑:实习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