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苏 > 特别报道

徐州「綠色」智慧賦能全球城市可持續發展

2019-06-13
来源:香港商报网
  
徐州城市綠色發展國際論壇現場,徐州市委書記周鐵根致辭

  【香港商報網訊】6月11日,由江蘇省徐州市人民政府與聯合國人居署共同舉辦的2019徐州城市綠色發展國際論壇,在江蘇省徐州市雲龍湖畔萬豪酒店召開。近20個國家地區、國際組織機構代表和相關專家學者、中國相關領域的院士、教授專家200餘人蔘會,共同探討、分享交流城市轉型創新發展、資源循環利用和環境改善的可持續性發展等問題,推動全球城市走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之路。
 
  多措並舉構建「綠色家園」
 
  2018 年,徐州作為全球唯一城市榮獲「聯合國人居獎」,生態修復與固體廢物處理工作得到充分肯定。2019 年,生態環境部將徐州納入全國 11 個「無廢城市」建設試點。
 
  徐州市委書記周鐵根表示,首屆論壇以「城市韌性賦能新經濟」作為主題,有利呼應了聯合國人居分會的倡導要求,高度契合了中國的新發展理念,必將為新時代城市發展提供新的智慧方案。
 
  近年來,徐州從老工業基地和資源型城市的實際出發,堅持貫徹「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戰略,認真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因地制宜推進採煤塌陷地綜合治理,先後對19.72萬畝採煤塌陷地實施生態再造,建成了潘安湖濕地、九里湖濕地、督公湖等一批生態濕地公園,潘安湖採煤塌陷地治理成為全國生態修復的典範。
 
  徐州在產業升級、污染防治、生態修復、城市更新等工作方面,按照中心城市的定位,大力提升城市功能品質。推陳出新增創「綠色財富」,標本兼治塑造「綠色空間」,因地制宜打造「綠色名片」,多措並舉構建「綠色家園」,走出一條資源枯竭型城市生態再造、轉型發展的新路子。
 
  聯合國人居署亞太辦高級人居官員布魯諾·德肯表示,中國對於可持續發展目標的貢獻是不容小覷的,尤其是在環境治理,在保護植被、環境多樣性方面。聯合國希望彌合世界各地的經濟差距,可持續的城市發展也是千年發展目標的一個重要方面,需要中國對於《全球氣候變化協定》的支持。
 
聯合國人居署亞太辦高級人居官員布魯諾·德肯主旨演講
 
  德國國家工程院院士、萊布尼茨生態城市及區域發展研究所所長、教授伯恩哈德·穆勒是參與到徐州環境修復項目中的外國專家。他說,綠色產業是一體化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環節。看到徐州項目能在短時間內取得成就,非常讓人難忘,相信徐州將成為中國甚至在全球範圍內的綠色之都。
 
  徐州實踐貢獻徐州智慧形成徐州標準
 
  會上,《黃淮海平原採煤沉陷區生態修復技術標準》、《採石宕口生態修復技術標準》、《徐州生態修復與創新區規劃導則》發佈。努力推動聯合國《新城市議程》和《2030可持續發展議程》與各個國家地區城市發展實際結合,推動全球城市走綠色發展、可持續發展之路。
 
  其中,《黃淮海平原採煤沉陷區生態修復技術標準》《採石宕口生態修復技術標準》兩部標準是在住建部、中國風景園林學會支持下,徐州市聯合南京林業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高校、科研院所,選取中國範圍內規模大、數量多、分佈廣、對生態環境破壞嚴重的兩類典型採礦廢棄地——採煤沉陷區和採石宕口,開展了基於徐州市採礦廢棄地生態修復治理總結、全國採礦廢棄地現狀摸底評估與分類研究的技術標準研編工作而形成的。將為提高採煤沉陷區、採石宕口的生態修復技術水平,保障生態修復工程質量,合理規劃利用現有資源,優化空間布局,提升生態功能,改善人居生態環境提供標準和路徑。
 
參加徐州城市綠色發展國際論壇的嘉賓
 
  《徐州生態修復與創新區規劃導則》是徐州市和聯合國人居署共同開展的「中國可持續規劃項目」。聯合國人居署專家組深入實地調研,依據可持續規劃方法和原則,借鑒國內外城市生態修復先進案例,從空間規劃和設計、環境修復、社會經濟發展、規劃實施和監測框架等維度而研究制定的,為徐州北部片區的生態修復提供了一套具有系統性、前瞻性和可操作的規劃導則。
 
  與會代表認為,論壇取得效應空前,應擴大合作、鞏固成果。國內外政府組織和機構、科研院所、企業等也表示願以本屆論壇為契機,深入開展合作交流,推廣徐州標準、分享徐州智慧,共同應對城市化帶來的各種挑戰和機遇,為全球城市綠色可持續發展作出積極貢獻。
 
  「綠色循環低碳發展和韌性城市建設,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城市發展的變革方向和重要課題,徐州在這個領域的一些積極探索和成功實踐,具有示範性和可複製、可借鑒性」。周鐵根表示,作為論壇的常設舉辦地,徐州將繼續秉承綠色發展的理念,承擔綠色發展的責任,推動綠色發展的變革,與全球各個國家同行,與各位專家深化溝通,加強合作,努力提供徐州標準、貢獻徐州智慧,共同應對城市化帶來的各種挑戰,共創更加美好的家園。(杜林 趙振華)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