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李苑立 報導:記者從廣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獲悉,自今年秋季學期起,該校全面實施「擠『水課』、育『金課』工程,即首批建設58門示範「金課」,包括具有理念正確、含金量高、考核要求嚴、學生好學的思政課2門、專業課49門、通識課7門,在此基礎上再擴大建設範圍,使「金課」越來越多,最終建成300門左右的「金課」,讓課堂「活」起來,全面提升教學質量,讓學生真正受益。
從三個維度擠「水課」
什麼是「水課」?教育部高教司司長吳岩認為,「水課」就是低階性、陳舊性的課,是教師不用心上的課。具體到高職院校,在南洋理工職業學院看來,衡量「水課」有八大指標,即指那些教學理念不正確、教學內容不適用、教學方法不豐富、教學手段不先進、教學組織不開放、教學考核不嚴格、教師能力不紮實、教學過程不走心的課程,歸結起來就是教學理念「水」、教學內容「水」、教學方法「水」、教師能力「水」、教學評價「水」等五方面。由於「水課」的存在導致學生無法從教學內容中有效地學到知識,白白浪費時間與精力。
經過前期的系統梳理,南洋理工學院在擠「水課」上有自己的做法和特點,主要從三個維度擠「水課」:第一維度是課程,淘汰與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不相符的課程。如服裝與服飾設計專業是省級品牌專業,也是「三二分段」專本連讀的率先升本專業,對標專業人才培養目標需要,刪除了晦澀難學的《服裝人體工程學》,合并了《服裝結構設計》和《服裝製作工藝》、《服裝工業製版》和《服裝CAD》課程,更新了《服裝生產管理》等課程內容,新增了《服裝設計師進階》等對標職業崗位的課程,體現了高職教育的職業性、遞進性的職教特色。第二維度是教學內容,淘汰每門課程中過時、陳舊的教學內容。如《電子技術》課程對標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要求,刪除了互感、諧振、三相負載、磁性材料等四個模塊共計12學時的內容。第三維度是教師,通過建立星級評價制度和實施學分制選課等方式形成自然淘汰機制,要讓那些對教學工作不上心、不認真的「水」教師在學校自然淘汰。
打造學生愛學、教師樂教的「金課」
什麼是「金課」?吳岩司長將本科教育的「金課」歸結為「兩性一度」:高階性、創新性和挑戰度。而高職院校的「金課」與本科教育有較大區別,從南洋理工職業學院來看,「金課」指的是教學理念科學合理、教學內容學以致用、教學方法豐富有效、教學手段與時俱進、教學課堂開放對話、教學考核寬嚴相濟、教師教學能力紮實、教學過程精心設計的課程,可歸結為學生愛學、教師樂教、學有所獲、教學相長等四大特徵。
如何才能打造深受學生歡迎的「金課」呢?南洋理工學院擠「水課」、育「金課」工程的總體框架設計是:作為全校的制度性要求,按照「頂層設計、系統規劃,分類指導、穩步推進,『金課至上』、全面提升,相對穩定、動態管理」的原則,在今後兩年到三年時間內,要下大力氣建設三大類型「金課」,包括2門思政「金課」(概論、思修)、49門專業「金課」(含10門開展1+N綜合改革課程)、7門通識「金課」(中文、數學、體育、軍事理論、職業生涯規劃)。目前已組織各二級學院按照「成果導向」教學理念對2018級各專業才培養方案進行完善、修訂,組織開展了首批「金課」立項建設工作,並要求所有立項課程根據學生畢業要求所對應的指標點,設計課程目標、課程內容、教學策略、考核方式和成績評定標準。
在思政「金課」設計上,着眼于思政課的價值引領和育人功能,形成頗具特色的「1+1」行動方案,即構建了「模塊(專題)化內容+實踐教學」的教學內容體系和「交互體驗+七位一體+方法多樣」思政課教學模式。在專業「金課」設計上,根據「三對接」即「專業設置與產業需求對接,課程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教學過程與生產過程對接」要求,對現有各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規格和素質、能力、知識進行梳理和重新界定,從課程設置、課程標準、課程內容、教學設計、考核評價、教學資源、師資隊伍等各環節推動課程改革,探索並實踐體現職業性、突出能力培養的人才培養模式與教學模式。
與傳統課程不同的是,這些「金課」體現職業性和突出能力培養的基本特點,推進由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轉變,儘可能激發學生在課程學習中的主動性和探索性。
為確保改革順利實施,南洋理工目前出台了《全面深化課程教學改革實施方案》,制定優秀教師重點培養方案,選拔出了58門「金課」建設負責人。另在學校學術委員會下設課程建設委員會,保障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