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今日热点

東莞工業機械人研發及生產企業約佔全國總數10%

2019-07-01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冷運軍 報導:29日,為期2天的粵港澳大灣區機械人產業與新工科教育發展高峰論壇系列活動在廣東省東莞市松山湖舉行。期間,包括松山湖機械人與智能裝備產業加速器正式動工等多個助推東莞機械人產業發展的重大活動舉行,與機械人產業相關的海內外專家學者齊聚松山湖畔,大咖們以「建設產業生態 創新人才培養」為主題展開一場思想碰撞,把脈灣區產業機遇與人才培養。東莞市長肖亞非透露,東莞工業機械人研發及生產企業約佔全國總數的10%,機械人產業和新工科教育的產教融合、相互促進,為東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先進制造業中心注入了強勁動力。
 
松山湖機械人與智能裝備產業加速器正式動工
 
  機械人產業粵軍加速崛起
 
  高峰論壇現場,來自全球各地的機械人產業精英、科創超級導師、學界權威及政府主管部門群賢畢至,齊聚松湖論劍,縱論粵港澳大灣區機械人產業的發展趨勢及機遇,多家來自粵港澳大灣區的優秀機企業及高校還現場發佈或展示眾多「黑科技」產品,推動行業成果的廣泛交流對接。
 
  近年來,隨着人口紅利的逐漸消退及生產成本的上升,國內製造業掀起一輪「機器換人」加速產業升級,世界工廠——東莞因早布局、產業配套及粵港合作等因素,機械人產業發展已頗具規模。國家科技部火炬中心主任賈敬敦表示,東莞所處的珠三角都市圈,是國內規模比較大、創新能力比較強的區域。在產業基礎方面,珠三角雲集了一大批的大學、科研院所、新型研發機構,一大批科技型企業在這裡茁壯成長,具備良好的產業基礎和卓越的創新生態系統,為機械人產業的發展奠定了紮實的基礎。同時,包括深圳、東莞、惠州和廣州、佛山、肇慶在內的都市圈,已率先進行轉型升級,力推高質量發展,這些地區在走向高新化和高端化進程中,為機器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場的需求。
 
眾多機械人企業在論壇現場展示各類型機械人
 
  據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廣東省智能裝備產業增加值達3000億元,年均增長20%左右。機械人及相關配套產業產值600億元,自主品牌工業機械人產量超過3.2萬台套,佔全國22%。服務機械人產量超200萬台套,佔全球四分之一,以東莞等為代表的機械人產業粵軍加速崛起。
 
  當前,東莞正在全力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先進制造業中心。東莞市長肖亞非介紹,東莞作為一座國際製造業城市,近年來在新工科教育的有力支撐和推動下,全市機械人產業生態鏈條正加快形成。目前已構建起以廣東省智能機械人研究院和松山湖國際機械人研究院為代表的產學研平台,集聚起以拓斯達、李群自動化等為代表的機械人及智能裝備企業,其中規模以上的有163家,工業機械人研發及生產企業約佔全國總數的10%,機械人產業和新工科教育的產教融合、相互促進,為東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先進制造業中心注入了強勁動力。
 
松山湖國際機械人產業基地創始人李澤湘現場演講
 
  松山湖機械人與智能裝備產業加速器動工
 
  作為東莞創新發展主引擎,當前,松山湖正緊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歷史發展機遇,強化原創性技術、軟件、產品、設備的推廣應用,探索創新布局新一代智能製造產業,加速機械人產業生態圈迭代升級。論壇現場,投資12億元的松山湖機械人與智能裝備產業加速器正式動工。
 
  據負責運營的松山湖控股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該項目用地面積142畝,總建面超過36萬平方米,總投資近12億元,規劃有20萬平方米的生產區,3.7萬平方米的研發區,9萬平方米的生活區,建成後預計可引進50家以上的機械人與裝備企業,將聚焦新一代機械人與智能裝備產業,重點引進機械人產業上下游以及相關配套服務科技企業、行業組織和服務機構,為東莞智造助添新動力。
 
  據悉,松山湖機械人與智能裝備產業(下稱「松山湖機械人產業」)在過去數年持續獲得海內外各界的廣泛關注與認可,很大程度得益於其在推動粵港澳大灣區機械人產業創新聯動、以及在新工科人才培養創新上所做的先行先試探索。近年來,以逸動科技、松靈機械人為代表的一批高成長性企業先後落戶松山湖,並從此邁向全球;以馬修泉團隊等為代表的高精尖人才加速從海內外來到這裡,已研製出世界一流的智能裝備;以匯川技術、拓斯達、眾為興、瀋陽機床等為代表的龍頭項目不斷引進,松山湖機械人與智能裝備產業先後獲批「廣東省創新型產業集群建設試點」「科技部第三批國家級創新型產業集群試點」。
 
  截至目前,松山湖園區已聚集400餘家機械人與智能裝備企業,其中高企71家;核心零部件企業佔11%,本體企業佔2%,智能裝備企業佔55%,系統集成企業佔17%,服務、教育、農業、醫療等機械人企業佔14%,工業互聯網企業佔1% 業收入超過1億元的企業7家,上市及新三板掛牌企業6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2家。
 
  在產業布局上,松山湖將以智能製造為核心,向上下游延伸,特別是人工智能應用方面,推動園區先進制造業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探索機械人與智能裝備產業技術發展新方向。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