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云南 > 每日经济

國際陶藝大師齊聚雲南 「把脈」雲南陶瓷產業發展

2019-08-15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說起雲南陶瓷產業,最為世人所熟知的「國字號」品牌,當屬與紫砂陶、坭興陶、榮昌陶並稱為「中國四大名陶」的建水紫陶。陶土資源豐富的雲南,還是中國三大青花瓷的產地之一,擁有着宜良白陶、華寧釉陶、陸良爨陶、西雙版納傣族曼倫陶、香格里拉尼西黑陶、麗江納西族金沙陶、新平花腰傣土陶等種類繁多的「陶瓷朋友圈」。這些源於生活,取自民間的「雲南陶瓷」,同樣擁有着豐厚的傳統和獨特的文化積澱。
 
處處彰顯着先祖智慧的「中國陶瓷」
 
  隨着雲南省文化和旅遊產業邁入融合新時代,雲南陶瓷產業如何與文化旅遊融合蝶變新生,愈發成為助推雲南陶瓷產業發展的話題焦點。近日,由中、韓、澳、日多個國家及地區陶藝大師組成的考察團奔赴玉溪市紅塔區、玉溪市華寧縣、紅河州建水縣進行了為期三天的考察交流。陶藝大師們就拓寬雲南陶瓷產業發展思路、提升雲南陶瓷工藝、挖掘雲南陶瓷文化藝術內涵、提升雲南陶瓷產品附加值等方面提出很多寶貴意見及建議。
 
  考察團一行首先參觀了玉溪窯龍窯遺址,龍窯依錢瓜山而建,像一條「龍」爬在上披上,故稱「龍窯」。據了解,1960年玉溪市瓦窯村發現了古代瓷窯遺址,是雲南首次發現的古代瓷窯址,它的發現填補了雲南古陶瓷生產研究中的一個空白,證明雲南是除景德鎮外燒制青花瓷器的一個重要地區,玉溪窯因此得名。玉溪窯學習景德鎮、龍泉窯等特徵,裝飾手法發以青花繪畫為主,還有青釉印花、青釉劃花、貼花、剔刻青花等,這些裝飾手法體現了元明時期玉溪窯成熟的藝術魅力。隨後考察團在觀看了紀錄片後,聽取了當地負責人介紹,所有考察團成員都切身感受到玉溪窯正逐步向世人證明它具有悠久的歷史、獨特的工藝和清晰的發展脈絡,同時玉溪窯正在學習傳承中國陶瓷文化的優秀傳統和技術,夯實自身基礎,主動思考融入現代需求,兼容並蓄,融於一身的積極態度。
 
國際陶藝大師齊聚雲南
 
  隨後,考察團來到了入選雲南省民族民間工藝品知名品牌華寧錦窯,在簡單的開窯儀式結束後,國際陶藝大師們現場與主理人鄧紅錦女士進行了友好深入的座談,鄧紅錦女士分享了陶瓷創意、產業基地的建設與發展上的心得體會,各國陶藝大師們就如何對陶瓷創意、產業發展、企業管理理念提供了很多思路與意見。來到華寧碗窯村,村內陶文化吸引了考察團成員的注意力。華寧碗窯村遺存歷史豐富,散落着十幾處古窯遺址,古窯遺址列入玉溪市級文物保護單位,村落確定為國家級傳統村落。據了解,為讓華寧陶成為對外交流的文化高地,華寧縣近年來加大扶持力度,通過一系列措施手段推動產村深度融合發展,譜寫鄉村全面振興新篇章。
 
玉溪窯
 
  考察團還重點考察了建水紫陶文化產業發展情況,先後參觀貝山陶庄的人才培訓情況、紫陶街特色街區旅遊業態建設情況。在國家級非遺項目貝山陶庄保護基地,拜會了建水紫陶大師向炳成,考察當地知名貝山陶庄建設規劃情況,與當地企業家和陶藝家交流了對建水紫陶發展文化創意產業的獨特見解。最後,考察團參觀考察了陶茶居非遺傳承情況、蟻工坊勞動藝術空間建設項目,考察當地陶瓷企業先進的生產流程和管理經驗。實地踏看了建設中的紫陶文化產業創意園區,近距離了解越窯青瓷蘊涵的歷史文化底蘊,給予建水承弘揚紫陶文化充分肯定,對打造建水龍窯生態城給予高度評價。(張興明 字紹偶)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