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呂斯達 報導:「說起泉州的歷史和現在,我們經常提到3個關鍵詞:一是海絲城市,二是『晉江經驗』,三是愛拼敢贏。」5日,福建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泉州專場在福建省人民政府新聞發佈中心舉行。會上,泉州市委書記康濤闡述了泉州弘揚「晉江經驗」,心無旁騖做實業的決心與信心。
福建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泉州專場在省政府新聞發佈中心舉行
新中國成立7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一路走來,面對起步條件差,泉州的民營企業家輸人不輸陣,面對創業坎坷,輸贏笑笑,充滿韌性。
藍藍泉州灣(張九強 攝影)
從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到小康富裕。「泉州人稠山谷瘠,雖欲就耕無處辟,州南有海浩無窮,每歲造舟通異域」(北宋 謝履《泉南歌》)。這樣的自然經濟狀況,形成了泉州獨特的人文歷史。1949年全市GDP1.33億元,1978年人均GDP排在全省末位。發展到2018年,全市GDP達8468億元、佔全省23.7%,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高出全國平均水平兩成和四成。
泉州灣大橋(陳曉君 陳英傑 攝影)
從工業基礎一窮二白到製造業大市。新中國成立時,泉州工業大部分是手工作坊,又地處海防前線,常年投資少,工業基礎長期薄弱。改革開放以來,蘊藏在僑鄉大地的商品經濟意識被喚醒了。一批農民捲起褲管、洗腳上岸,做起了「小商品、大市場」,拉開了「三來一補」的鄉村工業化,民營經濟迅速成長。1978年到2018年,工業總產值年均增長17.3%,1993年甚至一年就翻了一番。2018年,工業規模1.82萬億、約佔全省1/3,形成了紡織服裝、鞋業、建材家居、食品飲料、工藝製品、機械裝備、石油化工7個千億產業集群。
西街、開元寺、東西塔(陳英傑 攝影)
從「鄉鎮企業一枝花」到縣域經濟競相發展。1984年泉州誕生了全省首個億元鎮——陳埭鎮,被譽為「鄉鎮企業一枝花」。隨後,縣域經濟蓬勃發展,晉江、石獅、南安、惠安、安溪5縣(市)多次進入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百強。
晉江南岸(陳起拓 攝影)
從「南北一條街」到環灣城市格局。泉州市民把當年老城區描述為「一二三」,即「南北一條街、東西兩座塔、路上三崗亭」。今天的泉州,古城實施「生態修復城市修補」國家試點,新城「沿江、環灣、面海」發展,環灣建成區面積226平方公里,人口189萬。海陸空綜合交通體系完善,泉州晉江機場旅客吞吐量超過744萬人次;港口吞吐量1.3億噸;鐵路通車裡程360公里;19條高速公路通達全境,絕大多數鄉鎮都能在20分鐘內上高速。
泉州夜景(陳起拓 攝影)
在泉州民營經濟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晉江經驗」成為了泉州的制勝法寶。如何傳承弘揚「晉江經驗」,堅持實體經濟當家,加快推進新舊動能轉換,實現經濟發展穩中有進、穩中蓄力?康濤將主要做法總結成三個方面:一是抓產業鏈,做強「三個板塊」;二是抓創新驅動,加快「三個賦能」;三是政企互動,着力「三個關鍵」。
從大坪山上看泉州中心市區(陳英傑攝影)
泉州企業家的一大特點就是務實實幹,專註做實業。因此,泉州致力製造業高質量發展,認真梳理產業鏈條,大抓高新板塊建鏈、傳統板塊強鏈、重化板塊補鏈,2013年以來工業投資占固投穩定在35%左右,年均增長17%,去年高新技術、石油化工投資增長均超40%。
泉州老君岩(陳英傑 攝影)
泉州是全國重要的消費品製造基地,民生消費品永遠有市場。當然,前途是新價值製造,是新材料、新零售、人工智能、大數據等的廣泛滲透應用。這些又要靠人才技術,近幾年泉州引進建設中科院、華中科大等14家大院大所和石墨烯研究院等44家新型研發機構,突出「以用為本」,着眼於創新成果的轉化應用,有力助推了產業「三個賦能」。
加快生產賦能,通過機器換工,從人工車間到智能車間,6年來,共推廣工業機械人近9000台,建成數字化生產線近700條、智能車間近百個,泉州的紡織鞋服、建材家居全員勞動生產率分別提升58%和76%。
加快產品賦能,通過融入新技術新材料,薯片芯片都有高科技。有企業家形象地說,無論是薯片,還是紙片、鞋片、布片,只要科技賦能,就有核心競爭力。在這一輪科技賦能中,大力培育一批專註製造業的本土科技小巨人,此類規模以上企業有100多家,產值保持兩位數高增長。
加快平台賦能,通過工業互聯網,從傳統集群到現代生態圈。過去,主要是地理空間集聚;現在,虛擬空間集聚正在形成。形象地說,過去是「千軍萬馬跑供銷」,現在藉助互聯網、大數據,可以做到「千企萬商網相連」。
一流的企業需要一流的營商環境滋養培育。如何讓企業輕鬆上陣、揚帆逐浪? 「既親又清」的政企互動是泉州營商環境獨具特色的一環,一方面,泉州壓縮自由裁量權,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讓企業「誰來辦事都一樣」;另一方面,黨政幹部大膽與企業家交朋友,出於公心,敢於擔當,及時幫助企業解決難點、堵點、痛點。「聯繫企業做到『不叫不到、隨叫隨到、服務周到、說到做到』。」康濤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