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西 > 今日热点

遊東博會覽中國科技風采

2019-09-25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9月21—24日,第十六屆中國—東盟博覽會和中國—東盟商務與投資峰會在廣西南寧召開,這是我第一次能近距離目睹東盟國家風采,接觸異國文化,自然不能錯過這樣的機會。
 
熱鬧非凡的東博會會場
 
  在開幕當天,從地鐵站人海中擠出來的我抬頭一看,映入眼簾的是掛滿東盟國旗的展館,黃紅色飄帶交相輝映,組合成數字「16」,給人以恢宏大氣之感。對於中國與東盟國家之間的友好關係,我也閱讀過相關新聞,與同伴簡略地談論過,但是有如此直觀的感受卻是第一次。在D展館外側,「共建‘一帶一路’,共繪合作願景」的金色標語吸引我的目光。自2013年習總書記提出「一帶一路」倡議以來,許多項目成果呈現在世界人民面前:中亞天然氣管線項目、印尼雅萬高鐵、中巴經濟走廊……,這些項目的落地實施,推動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發展,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拓寬渠道,同時也成為中國與東盟友好的見證。
 
缅甸展廳
 
  在本次展覽中,我較為感興趣的便是中國的先進科技。華數科技的機器人讓我目睹了人類與機器的對弈,參展的觀眾在棋盤上與機器人鬥智鬥勇,兵分三路最終贏了五子棋局。在一旁觀戰的我最初認為此戰毫無懸念,人類不費吹灰之力便可獲勝。然而在棋局下到一半,機器人卻屢屢把出路堵死,讓對手不得不另闢蹊徑。華數機器人雖在棋局上大展身手展現人工智能魅力,卻依然有值得改進之處。在這盤棋局中機器人看似見招拆招,卻沒有自己贏的「套路」,若是有一天程序得以完善,機器能運用自己的套路與人類對弈,那才真的是智慧的較量。
 
華數機器人與人類對弈
 
  在華為AI展館中,我有幸與參展商談到人工智能的學習方式,他說人工智能主要通過學習數據進行成長,數據的精度越高,機器人的靈活性就越強。他還借助具體的例子進行說明:人類與猩猩的手掌紋理和輪廓不同,當機器人學會如何判斷兩者的區別後,對人類的手掌有了初步了解,自然能將其與其它手掌進行區分,這就是人工智能的學習過程。所以後來我一直在想,當人工智能有系統的學習方法,能夠舉一反三後,能否一眼看穿人類的下棋策略?當人工智能逐步代替多數勞動力,究竟是好是壞?現在也許沒人能判斷,科技在不斷發展,新的機遇頻頻降臨,又有誰能預知未來呢?
 
AI應用展區
 
  科技的進步總是與國家政策及人類的生活休戚相關,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是國家的發展重點,在相關展區中,我看到了優立全息沙盤、地質災害監測系統的模擬運行過程,西部地區地形複雜、地質災害多樣,這樣先進的系統確實為城市建設出力不少。
 
觀眾在觀看優立全息沙盤模擬影像 
 
  在科技展廳逛過之後,我還到東盟國家的展廳參觀了一番,印尼、泰國的舞蹈別有一番風采,過路遊客紛紛錄像拍照。但要說最火爆的還是東盟食品展區,人們拎著大包小包在攤位駐足,試吃著不一樣的美食,和參展商頻頻交流。「民以食為天」這句中國古話果然沒錯,有美食的地方就有中國人。
 
  這次較為遺憾的是沒有逛完所有展區,希望下次還能有這樣的機會。(徐玉瑩 周小穎)
[责任编辑:实习生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