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广东 > 今日热点

航天工研院全面升級「底盤」 探尋數字產業發展之路

2019-10-20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王曉蕾 王靜抒 報導:2016年10月成立的深圳航天工業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天工研院」),僅用三年時間,實現了資產及營收均超百億元。轉型升級二次創業,全力推進高新技術產業發展。19日,新華社、中國新聞社、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等中央省市主流媒體走進航天工研院,探尋航天科工企業轉型升級發展之路。
 
航天工研院企業發展面貌煥然一新
 
  換裝「發動機」升級「底盤」
 
  航天工研院是中管國有特大型高科技企業—中國航天科工集團有限公司的二級單位,圍繞雲製造和科創服務、電力裝備、環境科技、信息技術、國際化運營等產業,正向著打造融合科生服務業生態集群的國際一流平台型智慧企業建設目標加速奔跑。2016年10月31日,航天工研院宣告成立,開啟了新時代企業轉型升級發展的新征程。
 
  三年以來,「新」的航天工研院,換裝「發動機」,全面升級「底盤」。航天工研院引數字經濟之「活水」,澆灌企業發展之土壤,也在此處形成了「湧泉」之勢。航天工研院應用基礎研究、科技創新服務、雲製造產業綜合服務、電力裝備、環境科技、信息技術等產業日趨成熟。數字工研院、科技創新服務雲、AI能效雲、營商樞紐雲平台等一批數字產業初露端倪。2019年初以來,航天工研院在黨的建設、組織管理、市場開拓、產業投入、人才選用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企業發展面貌煥然一新。
 
  「我們要聚各方優勢,做創新先鋒,通過3年時間的建設,到2021年全面建成數字企業。」航天工研院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浩表示,航天工研院作為中國航天科工在深圳的橋頭堡,將緊緊抓住粵港澳大灣區、深圳先行示範區建設的歷史機遇,以數字產業為載體,以打造深圳國際科創中心為目標,深度對接「中央要求、灣區所向、地方所需、航天科工所能」,推動工研院高質量快速發展。
 
記者們在現場採訪
 
  打造一站式政企服務平台
 
  走進航天工研院展廳,記者就受到了智慧型機械人「航航」的熱情招呼,面對大家的提問,「航航」都會禮貌地抬頭給予回應,介紹自己和業務時有模有樣。據了解,機械人「航航」是由深圳航天科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產品,廣泛應用於政務大廳、稅務、電力、博物館、圖書館等十餘種應用場景。
 
  在2015年深圳航天科創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可佳剛剛組建團隊時,對於企業運營管理知識還是一片空白。2017年入駐航天工研院所屬航天科創中心平台後,藉助航天工研院企業提供一站式集成服務獲得了快速發展。同樣受惠的還有深圳創源航天科技有限公司,該公司國內外首創高效電弧微爆加工工藝技術,通過航天科創中心平台獲得了國家研發支持經費。
 
  作為國家級雙創示範基地,航天工研院運營的航天科創中心以科技創新服務為基礎的一站式政企服務平台,已完成深圳、成都、南昌、寧波、重慶、南京等地科創中心建設,建成近10萬平方米的「雙創」運營空間,累積孵化了近350家雙創企業。目前,航天科創中心圍繞提升協同發展水平和產業化能力,正積極向智慧產業轉型。
 
  航天工研院旗下航天科創公司負責航天科創中心日常運營,該公司總經理李宏介紹,今年6月,公司打造形成了集精準化、智慧化的一站式企業服務平台—科技創新服務雲。該平台可提供辦公空間服務、政策輔導、需求發佈與對接、園區基礎服務、企業課堂、科創福利等近20類百餘項服務。
 
主流媒體走進航天工研院主題活動現場
 
  截至目前,已有1.3萬餘家中小微企業及雙創團隊入駐科技創新服務雲。依靠這一數字化共享平台,航天科創中心打造了由近50家緊密協作企業組成的生態企業圈,形成股權合作企業15家,正在成為創業創新的新引擎。
 
  航天工研院黨委書記、董事長劉浩表示,航天工研院利用在南山區正在建設的10萬平方米科創大廈作為載體,通過政企合作共建深圳國際科創中心,將圍繞人工智能、航天新材料、5G信息技術、基於智能傳感的物聯網技術等方向,建設涵蓋前沿科技研究、技術成果轉化及產業化的科技創新服務平台。」深圳國際科創中心力爭成為深圳市對外開展前沿科技與工程創新合作的一張新名片,成為中國航天科工在科技領域開展廣泛國際合作的「無形特區」,探索我國新型開放性科技創新體系新路徑。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