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11月28日,2019粵港澳大灣區院士峰會,暨第五屆廣東院士高峰年會專題活動之粵港澳院士專家創新創業聯盟峰會在東莞舉行。
活動現場
本次峰會以「高校院所在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的角色與擔當」為主題,組織邀請聯盟及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的校長或院長圍繞科技成果轉化、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分享戰略發展理念與經驗做法,為粵港澳大灣區高等教育與科技創新建言獻策。
中國科學院院士、香港大學教授、聯盟(香港)主席任詠華表示,粵港澳院士專家創新創業聯盟今年4月21日正式宣告成立,聯盟始終以促進粵港澳高端科技人才合作為核心目標,以助力大灣區建設成為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為核心驅動力,以搭建院士專家重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合作的大平台和高端科技人才培養平台為核心競爭力。
在「雙區」疊加的背景下,高等教育正在進行戰略轉型並成為了經濟發展的引擎,高校如何探索產業、教育、城市的協同創新發展之路,推進高校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策略?
中國工程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校長高松表示,在科技方面,華南理工大學形成了「協同創新」的特色;在人才培養方面,形成「協同育人」的模式,加快推進灣區高等教育集群建設,形成三地人才培養合力。
暨南大學校長宋獻中表示,在科技成果轉化方面,暨南大學按照「學科-科研-支撐體系-人才」的大科技格局謀篇布局,圍繞創新鏈打造轉化鏈,多策並舉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服務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社會發展。近年來,學校一批科技成果通過應用實施,服務了廣葯集團、深圳華為、珠海格力等近千家企業,技術支撐了塞萊拉幹細胞、禾信質譜等企業登錄新三板,今年學校「一流學科」團隊科技成果轉化合同金額超過12億元。
高校如何提高成果轉化率,促進政策鏈、創新鏈、產業鏈融合發展?廣東省科學院書記、院長,粵港澳院士專家創新創業聯盟副主席廖兵表示,要以企業化運作解決「激勵創新的政策配套」問題;提升自身創新能力,為技術創新、孵化和育成奠定基礎;構建孵化和育成的技術創新合作體系;建立聚焦產業的技術孵化和育成體系的組織載體。
據了解,粵港澳院士專家創新創業聯盟是由22個單位共同發起,分別為: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理工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城市大學、香港浸會大學、香港工程科學院;澳門大學、澳門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廣州分院、廣東省科學院、中山大學、華南理工大學、暨南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東藥科大學、南方科技大學、南方醫科大學、深圳大學、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院士聯合會。未來,聯盟將依託廣東院士聯合會聚焦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創中心建設,圍繞支持院士專家創新創業、支持企事業單位創新發展、支持區域協同創新體系建設,協同粵港澳政、產、學、研、金力量,建設粵港澳高端科技人才的交流合作平台。(李苑立 袁仕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