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苏 > 每日经济

【長三角一體化觀察】跨區域融合 相城打造虹橋「飛地」生態圈

2019-12-12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杜林 宋璟 報導: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其中提到支持虹橋-昆山-相城等省際毗鄰區域開展深度合作,加強規劃銜接,統籌布局生產生活空間,共享公共服務設施,共同推動跨區域產城融合發展。
 
上海虹橋蘇州(相城)數字經濟創新產業園基金發展中心
 
  早在2018年,上海虹橋與蘇州相城就開啟了產業融合發展的探索。今年6月,上海虹橋蘇州(相城)數字經濟創新產業園揭牌。隨着產業園迎來第一批入駐企業,長三角一體化讓更多地方政府與企業看到了未來產業融合發展的無限可能。近日,本報記者造訪產業園發現,這裡正在醞釀一個屬於長三角區域的產業融合生態圈。

  「出了上海還是上海」
 
  上海虹橋商務區4.7平方公里核心區內,有一座長三角上市企業總部園,彙集了長三角不少著名的上市企業,這裡正是上海虹橋蘇州(相城)數字經濟創新產業園所在地。
 
  走進產業園剛剛裝修交付的四樓基金發展中心,寬敞明亮的辦公區域、帶電玻璃會議室、階梯狀的「頭腦風暴」空間、圖書角、半開放洽談區等一應俱全。這棟八層樓內,還設有食堂、公共戶外會客廳等空間,如家一般溫馨。現在,這裡已經成為相城吸納上海國際創新資源的橋頭堡,也成為上海企業尋求更廣闊市場腹地的平台。
 
  沿上海、南京、杭州三點畫一個圓圈,蘇州相城區正處於圓心位置,左擁太湖,右抱陽澄湖,從蘇州北站乘坐高鐵,23分鐘即可到達上海虹橋站。「出了上海還是上海。」一位到訪的創投界大佬對相城區留下這樣的評價。仔細看地圖,這裡與上海虹橋之間隔了一個昆山市,並不與上海直接接壤。但作為蘇州成立時間最短的區,這裡有較多可開發資源,相城對接上海、吸納國際創新資源的優勢亦十分明顯。
 
產業園內"頭腦風暴"空間
 
  2018年,相城區委區政府看到了融合發展的大趨勢,在長三角一體化尚未有國家規劃、缺少頂層容錯機制支撐下,購買了虹橋商務區核心區的兩座樓,總面積約14萬平方呎(1.3萬平方米),用於建設上海虹橋苏州(相城)數字經濟创新產業園。產業園規劃「一園五中心」,涵蓋科技創新中心、基金發展中心、文化創意中心、人才交流中心及展覽展示中心。
 
  「很多優秀的企業在發展中有很多個性化的需求,有的地方並不一定能滿足。在長三角一體化的背景下,我們在虹橋設立產業園,以上海國際化標準,給更多優質項目提供一個好的平台。」苏州(相城)数字经济创新产业园运营负责人谢傳奇說。產業園為企業提供辦公場地,也將眾多資源集聚一堂,方便科創、文投、金融等各類企業交流,人才團隊、政務服務團隊亦在此開設窗口,讓企業隨時了解相城區的情況,方便到相城區落戶。

  打破「各自為政」 促長三角資源雙向流動
 
  跨區域合作是長三角區域城市熟悉又陌生的難題。如何打破政府間「各自為政」,如何真正做到長期的市場化?與傳統政府單次招商「築巢引鳳」不同,相城區的密鑰是直接「鳳邊築巢」。企業註冊落地在相城,辦公在上海。產業園實行市場化運營,配套服務對標國際,對入駐企業收取優於市場價的租金,令企業既能在上海對接周邊企業、市場,又能深入長三角腹地產業化發展,頗具吸引力。一些專註於人才服務的海創智庫也與相城區簽訂合作協議,幫助吸引國內外頂尖人才。企業、人才、資本在相城與虹橋之間雙向流動,為兩地帶來更加開放、包容、協調的產業生態。
 
  產業園揭牌當天,長三角蘇州(虹橋)創客育成中心、文化產業創新中心、離岸創新中心、長三角會商文體示範區聯動平台·蘇州(相城)中心、長三角國際人才服務中心·蘇州(相城)中心、長三角虹橋·蘇州(相城)產業創新聯動中心等同步啟用,在主動承接上海產業、資本、人才等各類資源輻射的同時,謀求在交通、會展、商務功能等方面與上海虹橋實現優勢互補。
 
公共共享戶外會客
 
  長三角一體化規划出台後10天,這裡即將迎來首批入駐的真格瓴為、三行资本、海创智库、中关村信息谷、in次元等12家企業,涵蓋有文化創意、基金投資、法律服務及人才等各方面。
 
  「當時我們買下這兩棟樓,覺得空間很大,但現在已經感覺不夠用了,還是小了點。」謝傳奇對本報記者笑言,相城金控集團通過股權投資前期已經吸引不少優質項目入駐相城。產業園成立後,相城區利用這塊「飛地」,通過多場對接活動,讓了解到產業園的企業越來越多,想要入駐的企業需要經過認真篩選,才能獲得入駐資格。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