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江苏 > 时政要闻

江寧:挑創新名城重擔 做城鄉融合示範

2020-01-10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杜林 宋璟 報導:1月9日,南京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江寧代表團全體會議上,江蘇省委常委、南京市委書記張敬華表示,希望未來江寧在南京創新名城建設上挑重擔,在城鄉融合方面做示範,在深化改革開放上求突破,在強化治理能力方面走在前列。
 
1月9日,南京市十六屆人大三次會議江寧代表團全體會議現場
 
  江寧區2019年預計完成地區生產總值2400億元,增長8%;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65.3億元;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增長9%和9.2%。獲評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江蘇省推進高質量發展先進區,營商環境綜合評價位居江蘇省第二。
 
  在自貿區背景下思考江寧改革
 
  張敬華表示,江寧區2019年各項發展指標份額位居南京第一,製造業產業基礎最為完備,創新名城建設走在前列,社會治理水平較高。對於該區2020年發展,張敬華提出四條建議:要在創新名城建設上挑重擔,注重載體平台作用發揮、把項目建設放在重中之重、想辦法集聚資源;要在城鄉融合方面做示範,城市要像城市,美麗鄉村建設要從「盆景」到「大花園」;要在深化改革開放上求突破,在南京自貿片區設立的背景下思考江寧改革應如何深化;要在強化治理能力方面走在前列。
 
  張敬華同時透露,南京發展自貿片區有兩條思路,其一為直接將自貿區政策複製到南京12個板塊;其二為南京每個板塊在自貿片區內建設一座大樓,吸納企業入駐,企業在自貿區內運營,稅收歸各板塊所有。在集聚人才、人口方面,年後南京原老五縣人口政策要放更寬,進一步吸引產業人口。
 
民營企業家申新軍建議盤活低效用地,解決民營企業「用地難」問題
 
  設立「強富美高」新目標
 
  南京市委常委、江寧區委書記李世貴表示,2019年南京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取得的成績不一般、不平凡、不尋常,感受到南京成果新、舉措新、變化新、狀態新。江寧區將落實好南京市委「1號文件」和招商突破年、企業服務年等安排,抓創新、抓項目、抓服務「三抓」並舉,目標是2020年高新技術企業要突破1300家,新增新型研發機構超過70家,確保製造業項目總投資1000萬,舉辦100次以上的招商活動,建立10個境外招商站點,引進內外資項目超過2000億。
 
  江寧開發區管委會主任張會祺表示,2020年,開發區將把招商作為長期任務,聚焦產業引領,專註於綠色智能汽車產業、智能電網、航空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等四大產業。特別在綠色智能產業方面,開發區將為龍頭型項目成立辦公室,貼身保障。2019年開發區新引進汽車相關產業企業20多家,很有信心在汽車轉型風口上做一些大事,把江寧開發區真正建設成為汽車科技城。
 
  江寧街道辦事處主任張朋芳表示,十年來的發展中,江寧街道的居民有四個「想不到」:十年前自家產的茶葉走街串巷都賣不掉,現在坐在家裡不愁銷路;十年前連空調都買不起,現在家裡各類電器一應俱全;十年前要走十幾里山路才能搭車進城,如今馬路修到村裡,家家有轎車;以前在鄉鎮買不到房,現在不僅在鄉鎮有房,自家的房子也建得漂亮。作為南京面積最大的街道,江寧街道擁有19.08公里長江岸線,是長江流經江蘇的「第一站」,將全力配合建設《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創建國家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示範區。
 
  江寧區教育局局長周強介紹,過去一年江寧在教育方面做了有高度的大事、有溫度的小事。隨着江寧區每年大量人口凈流入,江寧教育發展需求迅速,去年江寧招聘在編教師近千名;過去幾年以每年20個的速度新建公辦幼兒園,佔南京全市一半以上,明年將確保所有江寧戶籍兒童有一個公辦幼兒園學位。江寧區亦將建設南京市普通高中教育第一區作為奮鬥目標。
 
  民營企業家、新潤集團董事長申新軍建議,要進一步釋放紅利,提升營商環境吸引力。打通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最後一公里」;盤活低效用地,解決民營企業「用地難」問題,讓「有恆產者有恆心」;解決民營企業發展中的歷史遺留問題,將「一事一議」的普遍性問題解決方式形成制度化安排。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