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福建 > 时政要闻

傅森林:乘「快遞出海」東風 打造「海絲」供應鏈

2020-01-14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呂斯達 報導:1月10日—14日,福建省政協十二屆三次會議在福州召開。會議期間,福建省政協港澳台僑和外事委員會副主任、統益國暉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傅森林,向大會提交了《關於乘「快遞出海」東風 打造「海絲」供應鏈的建議》,呼籲福建省發改委會同郵政、僑辦、交通、海關、科技等部門,立即行動起來,將「快遞出海」作為引領「海絲」建設與市場開發的最重要抓手之一。
 
  傅森林介紹,當前,各國消費者需求、觀念正在改變,全球消費者和商家樂於在家門口「買全球、賣全球」。由於通過網絡零售、電商的快遞需求迅速發展,快遞產業處於高增長階段。快遞全球化,有助於企業在國際化中提升自身,為福建省產業經濟發展賦能。最近,國家即將建立面向全球的寄遞物流服務體系,助力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國家郵政局將在2020年開始實施「快遞出海」工程。福建既是「海絲」的核心區,又是海外華人的主要祖籍地,與各國特別是「海絲」沿線地帶聯繫密切,理應當仁不讓地擔負起拓展「海絲」寄遞物流服務體系乃至供應鏈的重任。
 
  因此,他提出了五點建議:
 
  一、加強頂層設計。將快遞全球化納入福建省有關經濟發展規劃特別是有關「海絲」的規劃中,整合福建省物流快遞、電子商務、信息技術等方面國企與民企的力量,進一步優化海關和檢驗檢疫管理流程,創新通關模式,降低通關成本、提高通關效率,對照發達地區的先進做法,加緊趕超,力求達到全國乃至全球最方便、最快捷、最優越的水平,以便築巢引鳳。
 
  二、打好「僑牌」。充分發揮華人華僑在商業網絡、區位、人脈、技術、場地、經驗、信息等方面的突出優勢,充分利用福建省在數字化以及大數據、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個性定製等方面的技術力量,建立完善的服務網絡和基礎設施(包括國際轉運中心、快件操作中心、倉庫、配送中心和現場庫存點等營運設施),實現國際國內不同地區之間完善的物流配套,在全球範圍聚集人流、商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與海外華人商會及其相關企業加強合作,選好目標市場,提高綜合能力(不光是物流能力,還有對當地政治、經濟、文化、法律特別是民情的把握),特別是探索在華人華僑中開展「眾創、眾包、眾扶、眾籌」的加盟模式。各國海關的通關政策、規則不統一,給快遞出海帶來諸多麻煩,應儘快與政府有關部門、駐外使領館、華人社團協商,在區域內國家間加以協調,優化國際郵件互換局布局,加快國際快件監管中心建設;加強國際快遞航空網絡能力建設,增進與重點國家和區域的政策溝通、設施聯通,打破『出海』政策壁壘,盡量減輕因國家和地區不同的政治、法律、宗教、安全、習慣、基礎建設、市場、結算、通信條件特別是不同的通關政策帶來的巨大困難,解決跨境快遞在穩定效率、信息追蹤等方面面臨的難題。
 
  三、打造全球快遞網。在福建沿着「海絲」走向世界的過程中,形成全球化的快遞網絡,實現更多領域的資源互通、優勢共享,推動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延伸與銜接,特別是從傳統供應鏈向全要素供應鏈延伸,升級福建省的供應鏈。利用福建省在電子商務方面的優勢,促使快遞與電商產業的深度融合發展。引導快遞企業通過收購、控股、交叉持股等方式快速提升供應鏈能力,並及時嵌入工業互聯網,打造一批入廠物流、倉配一體化、訂單末端配送、區域性供應鏈服務、嵌入式電子商務等重要項目。瞄準快遞的增長點,鼓勵快遞企業在快運、醫藥配送、冷鏈物流等領域擴大全國乃至全球市場份額。
 
  四、加緊各級人才培養。在高校有關物流院系、工商學院建立海外快遞專業(目前可根據企業的「人才訂單」,從有關專業的高年級學生中選拔優秀學生,組成跨學科的海外快遞專業班),培養有較強實戰技能的中高級人才。加緊對保稅、直郵、海外倉、專線等多元化、多品類的跨境快遞業務進行調查研究與系統創新,加強快遞產業的產學研合作與產教融合,使人才鏈、創新鏈與產業鏈融合成一條鏈,在出效益的同時出成果、出人才。教學科研單位要儘可能為快遞企業提供海外法律、政策、信息諮詢與實用技術,在校企密切互動與解決實際問題中找課題、發現規律,通過成果產生的實際效益及行業評價結題,真正在實質上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五、形成快遞全球化的「溢出效應」。通過物流推動資金流、人流、精神流匯聚,通過快遞全球化,促進全球各種族群、文化更好地溝通、更快地融合,以利「海絲」、利世界。
[责任编辑:薛正轩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