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呂斯達 報導:泉州市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於1月3日至6日召開。會議期間,市政協委員賴清泉向大會提交了《關於加快泉州古城南門片區危舊古厝改造或修舊如舊步伐的建議》,指出,遺存泉州海絲最多歷史符號的「泉州古城南片區(聚寶街、萬壽路、青龍巷等)現有街道兩邊舊房子許多是危房,呼籲加快 「危舊古厝」保護與建設。
賴清泉表示,自從上世紀90年代成立泉州市古城保護指揮部以來,泉州古城保護工作不斷取得新的成效,特別2015年底以來,市政府高度重視古城保護與復建工作,「金魚巷」修舊如舊的改造獲得市民和海內外華僑或鄉賢的稱讚。中山路中路的改造也正按規劃有序進行,「古泉州(刺桐)史跡」申遺工作經多年努力取得突破,預計今年將會成功。但是遺存泉州海絲最多歷史符號的「泉州古城南片區(聚寶街、萬壽路、青龍巷等)現有街道兩邊舊房子許多是危房, 「危舊古厝」保護與建設迫在眉睫。
因此,賴清泉委員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提出四點建議:
一是抓緊完善古城南片區保護方案和具體控制性詳細規劃,由相關主管部門提出該片區「危舊古厝」修舊如舊的規劃方案,再請專家論證完善。
二是充分調動原住民的積極性,如果他們有經濟能力承擔「危舊古厝」按修舊如舊方式修建或翻建,仍然要保留原有的建築風格;倘若「危舊古厝」的後代沒有這方面的能力(經濟的、建築知識的),要引導他們以過戶的形式簽定有前提條件的合同,把「危舊古厝」過戶給有能力翻修的有識之士或鄉賢進行保護性修繕。
三是研究總結古城西街356號(原廈門大學林祖庚校長故居)將危舊古厝轉讓過戶給有能力保護的賢達的做法,並進行推廣。
四是要加強搶救閩南古大厝的建築構件,在重大項目建設(像福廈客專鐵路)或新農村建設中征地拆遷的古大厝的建築構件要有一個部門專門負責收集、登記造冊。只有足夠量的閩南古建築構件,才能達到修舊如舊的效果。不然,泉州古城那麼多「危舊古厝」要修建或復建,到最後很多建築會「無米之炊」,也就達不到關於古城保護「見人見物見生活,留型留魂留鄉愁」的準確含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