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童文武 蔣曦 報導:自2017年4月掛牌以來,中國(重慶)自貿試驗區已掛牌運行三週年。記者從中國(重慶)自貿試驗區領導小組辦公室3月31日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獲悉,自掛牌以來,重慶自貿試驗區在服務國家戰略、實現自身發展的同時,為全市改革開放發展各項事業注入了強勁動力。
據介紹,重慶市委市府對自貿試驗區建設高度重視,堅持從全局謀劃一域、以一域服務全局,把重慶自貿試驗區建設放在全國開放發展的大局中去思考謀劃齊力推動,努力把重慶自貿試驗區建設成為對標國際先進規則、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先行區,培育內陸開放新優勢的高質量發展引領區,全市乃至西部地區優化營商環境的示範區,實現「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在重慶無縫連接和互聯互通的重要門戶樞紐。
通過首創性、差異化改革探索,重慶自貿試驗區有效推動重慶全市改革向縱深發展,通過區域內開放功能完善、政策賦權疊加,為加快內陸開放高地建設提供了有力支撐,通過政策和項目「雙輪驅動」,有效集聚各類開放產業和主體,通過「推進‘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動發展」「推動長江經濟帶和成渝城市群協同發展」,有力促進了重慶在西部地區帶頭開放、帶動開放。
重慶自貿區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先行區
改革試點成效明顯
據介紹,三年來,重慶自貿試驗區改革試點成效明顯。截至目前,重慶自貿試驗區總體方案確定的151項改革試點任務已落實148項,落實率達98%。國發〔2018〕38號文件適用於重慶的41項深化改革創新措施已落實36項,落實率達87%。國家複製推廣的223項改革試點經驗和典型案例中適用重慶的206項,已複製推廣193項,複製推廣率為94%,其餘13項正在加快推進。
重慶自貿試驗區改革任務的落實,對重慶市提升政務服務效能、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優化營商環境起到巨大助推作用。通過實施通關便利化改革措施,帶動重慶口岸整體通關進口時間壓縮60%以上,出口時間壓縮90%以上,空運口岸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排全國空運口岸前列,集裝箱進出口合規成本降低100美元以上。
此外,重慶自貿試驗區積極開展先行先試、個性化探索、培育創新成果等,先後獲批全國第四個首次進口藥品和生物製品口岸以及資本項目收入結匯支付便利化、平行汽車進口、鐵路運郵、過境144小時免簽證、啓運港退稅等試點政策;獲批「利用中歐班列開展郵件快件進出口常態化運輸」;開立全球首份「鐵路提單國際信用證」;在全國率先啓動物流金融創新試點等,累計形成制度創新成果240余項。
中歐班列(重慶)主要指標居全國前列
據瞭解,當前,重慶自貿試驗區的內陸國際物流樞紐支撐作用顯現,開放平台擴容提質。重慶自貿試驗區在全國率先開通中歐班列,中歐班列(重慶)累計開行突破4500班,各項主要指標位居全國前列。渝滿俄班列開行累計突破1000班。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已上升為國家戰略,線路延伸至全球88個國家、213個港口。
重慶自貿試驗區產業結構逐步優化,促進新興產業加速聚集,大數據產業異軍突起,包括BAT三大互聯網巨頭先後落戶,德國埃馬克機床總裝及集成基地、德國博世工業4.0創新中心、韓國SK海力士二期項目、中歐數字生態城、奧特斯IC載板三期、紫光集團存儲芯片產業基地、萬國數據重慶中心等大批標誌性項目落地,在第三批自貿試驗區中率先開展飛機保稅租賃業務,新加坡萊佛士集團獨資醫院運營良好。
自設立以來,重慶自貿試驗區新增註冊企業(含分支機構)36385戶,註冊資本總額4658.94億元人民幣,全域引進項目2670個,合同(協議)總額8693.52億元。
實際利用外資居中西部前列
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方面,重慶自貿試驗區大力加強法治保障,成立全國首家覆蓋全域、專門化的自貿試驗區法院,設立西部唯一的商標審查協作中心。同時,多措並舉服務自貿試驗區企業和人員「走出去,引進來」,便利人員往來,累計服務外籍人才15010人次,服務滿意度達99.85%。在自貿試驗區探索基礎上,出台《重慶市營商環境優化提升工作方案》,針對與營商環境密切相關的20個重要方面,制定了91條針對性措施。
築巢引來金鳳凰。2019年,重慶自貿試驗區創造了重慶全市70%的進出口貿易額,集聚了全市25%的外資額。在自貿試驗區的支撐和引領下,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建設正全面提速。2019年,全市進出口總值5792.8億元、同比增長11%,高出全國增速7.6個百分點;全市服務貿易272億美元,同比數增長11.3%。實際利用外資103.1億美元,居中西部前列,連續9年達100億美元規模;世界500強企業累計落戶重慶293家。
據悉,下一步,重慶自貿試驗區還將進一步服務國家戰略,進一步提升營商環境,抓好改革創新等。其中,重慶自貿試驗區將對標對表國外先進都市經濟圈和京津冀、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等協同發展示範區建設經驗,著眼構建川渝自貿試驗區協同開放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