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報網訊】四川綿陽市涪城區自2016年開始對口幫扶昭覺縣以來,立足「昭覺所需、涪城所能」,拿出真金白銀協作昭覺縣大力發展扶貧產業,探索出「大園區、小業主」等產業發展模式,持續增加貧困群眾長期受益,走出了一條脫貧攻堅的新路子。
涪昭現代農業產業園 林煌迪 攝
抓特色立足資源探路子
昭覺縣位於四川大涼山腹地,農作物以馬鈴薯、青稞、蕎麥等為主,附加值相對較低。涪城區根據當地氣候和土壤條件,通過試種找到適合當地的高附加值農作物——羊肚菌。2018年,涪城區投入230萬幫扶資金,利用昭覺冬季閑置稻田,大面積推廣「稻菌輪作」產業發展模式,讓昭覺土地種植「一季變兩季」。羊肚菌種植大戶毛國富給大家算了一筆賬,每畝鮮菌產值約1.5萬元,現在總產值已達到150萬元,純利潤估計在50萬元左右。
竹核村羊肚菌大棚 林煌迪 攝.
「目前,我們已在全縣累計種植羊肚菌1200多畝。」涪城區援彝前線指揮部綜合工作組組長曾遠旭介紹。「菌種、技術都由涪城免費提供,還幫助尋找銷路。」在推廣「稻菌輪作」的同時,涪城還結合昭覺縣實際,堅持「宜種則種、宜養則養」,圍繞「一鄉一品、一村一業」,大力發展特色作物。如今,昭覺縣已建成核桃栽培和嫁接示範基地3000畝,現代糧經複合產業園500畝,培育創建有機苦蕎、馬鈴薯「三品一標」農產品3個,帶動建成苦蕎有機種植示範區1.2萬餘畝。
強規模集中發展做示範
涪城區幫扶建設中的涪昭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規劃5000畝,計劃總投資3.25億元,分三期實施,目前一、二期已建成。正在加緊建設三期,預計今年底建成投入使用。對口幫扶昭覺縣前線指揮部項目推進組組長嚴榮斌介紹說,建成的園區將是集「示範基地、培訓基地、創業基地,綜合服務中心、展覽展示中心」為一體的綜合性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將通過『政府引導、企業主體、群眾參與』的產業模式進行運營。預計實現年產值1.2億元,將實現銷售利潤5000萬元,帶動3000戶農戶增收。
俯瞰涪昭現代農業產業園 林煌迪 攝
增收益股權扶貧解難題
自對口幫扶昭覺縣以來,涪城區堅持「輸血」與「造血」相結合。2017年,涪城投入「愛心扶貧資金」30萬元購買基礎母羊200隻,作為昭覺縣日哈鄉覺呷村3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股權投資。在發展種養產業時,涪城區依託「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將扶貧資金、土地等變為股金,所有紅利按照不同股金比例分配給貧困戶、非貧困戶和集體經濟,推動產業發展。覺呷村的「涪心農民專業養殖合作社」便是其中之一。截至目前,合作社盈利7.9萬元,人均分配到510元。盈利的20%作為公積金,用於擴大生產、彌補虧損和合作社日常開支,剩餘的餘額再按照村集體占股10%,貧困戶共同占股90%的原則予以分配。
壯集體健全機制夯基礎
黃芩作為一種中藥材,2018年由龍溝鄉掛職副書記夏紀毅試種黃芩成功,為老百姓找到一條新的致富路勁。支爾莫鄉集體經濟種植黃芩的成功,只是昭覺縣集體經濟發展之路的一個縮影。自對口幫扶昭覺縣以來,涪城區結合昭覺實際,確定農牧產業為昭覺集體經濟主要發展路徑。涪城區變『輸血』為『造血』,通過成立專業合作社、發展養殖基地等,探索建立『大戶帶、小戶跟』、承包責任制、股份經營制、代種代養等生產經營管理模式,不斷健全『集體與個人、產業與利益、責任與分紅』等機制,為幫扶工作夯實了基礎。
促產銷線上線下相融合
昭覺縣由於地處高海拔山區,農產品無污染,是純綠色食品,很受大山外消費者喜愛,但因地理原因,卻一直賣不出好價格。「現在我們通過電商,實現了讓深山的產品變成市場的商品,不僅增加了村民收入,也讓農戶的原始分散生產到逐步向公司化的規模化生產。」慶恆鄉綜合幫扶工作隊負責人謝成剛介紹說。 據了解,目前涪城區已招引5家內地電商企業到昭覺投資興業,開設「小橋網昭覺站以購代捐平台」線上展銷平台。不僅用網絡撬動了市場,增加了收入,還有效提升了昭覺特色農產品知名度。(張麗 張寶杉 楊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