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甘肃 > 今日热点

甘肅慶陽:貧困人均收入年增逾21% 產業佔比近4成

2020-04-12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記者 寇剛 報導:“慶陽脫貧攻堅取得了決定性成就,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收入由2013年的2367元增加到2019年的7710元,年均增長21.75%。”甘肅省慶陽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盧小亨11日接受記者專訪時說,尤其是特色產業發展給貧困戶提供了36%的收入。
 
慶陽市委副書記、代市長盧小亨接受媒體專訪
 
  慶陽是革命老區,7個縣屬六盤山片區縣,其中環縣、鎮原系全省23個深度貧困縣。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是全省脫貧攻堅的主戰場之一。2013年底精準識別建檔立卡貧困人口14.58萬戶60.62萬人,貧困發生率26.49%。
 
  “一個低於”、“兩個高於”和“七個全覆蓋”。盧小亨將該市的脫貧成效作了如是概括。他介紹說,“一個低於”,即貧困發生率降至0.64%,低於全省0.26個百分點。“兩個高於”,包括建檔立卡貧困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高於全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依靠產業脫貧人數比例高於全省平均水平。“七個全覆蓋”即實現了農村安全飲水、安全住房、通村公路、動力電、通信網絡、義務教育以及醫療保障全覆蓋。
 
  記者了解到,脫貧攻堅大幕拉開以來,該市累計凈減貧59.12萬人,98.4%的貧困人口實現了穩定脫貧,95.09%的貧困村退出,7個縣(區)歷史性地實現了摘帽。
 
  產業扶貧是根本之策。盧小亨表示,扶貧不是一味的“輸血”,要想穩定脫貧最終一定是要回歸到“造血”上來。據介紹,該市提出了“北羊南牛、塬果川菜、草畜平衡、農牧循環”的發展思路,提出建設肉羊(奶山羊)、肉牛、肉雞、生豬四個產業區和蘋果、飼草、中藥材、瓜菜四個產業帶。累計培育引進中盛、聖農、海升、正大等龍頭企業120多家,建辦專業合作社8900多個,帶貧15萬多戶,其他農戶11萬戶,分紅超過1億元。另外通過特色產業區域公共品牌打造,當地產業扶貧發展勢頭強勁,走在了全省前列。特色產業發展給貧困戶提供了36%的收入。
 
  脫貧任重道遠 慶陽仍需“加油”
 
  1個貧困縣、28個貧困村、1.5萬貧困人口未脫貧摘帽、0.84萬已脫貧人口存在返貧、1.33萬邊緣人口存在致貧風險……盧小亨說,目前當地仍然存在產業減貧帶貧機制尚需進一步完善、少數貧困戶內生動力不足、視覺貧困還未完全消除等問題。全面脫貧收官在即,慶陽任重道遠。
 
  據悉,目前該市就貧困戶“有什麼的資源問題、缺什麼的短板問題、能幹什麼的技能問題、想幹什麼的願望問題”等問題,將未脫貧群眾分為四類,對1.43萬戶有勞力且有技術的貧困戶,落實產業獎補措施,實施產業提升脫貧;對1.4萬戶有剩餘勞力且可輸轉的貧困戶,落實就業技能培訓、跟蹤服務和政策獎補等措施,實施“就業增收+產業托底”脫貧;對1.79萬戶有一定勞力可打零工的貧困戶,通過產業獎補資金入股專業合作社分紅,實施產業互助合作脫貧;對1.21萬戶無勞力的貧困戶,以獎補資金入股分紅,實施“互助合作+兜底保障”脫貧。
 
  同時該市還綜合開發利用油煤氣資源,加快隴東能源基地建設,大力發展十大生態產業,努力建設甘肅重要增長極。“讓老區人民富起來,讓老區強起來。”盧小亨說,慶陽老區的明天一定會更好。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