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商报官网 > 安徽 > 特别报道

志智雙扶在石門 皖歙縣促產業幫扶生態形成

2020-05-27
来源:香港商报网
  【香港商報網訊】安徽黃山市歙縣統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產業扶貧和鄉村振興,為持續穩定脫貧、實現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一个可造血、可持续的产业帮扶生态正在形成。歙縣主官表示,貧困戶經營能力和脫貧需求也不盡相同,精准扶貧要“因地制宜”,具體到各鄉鎮,更要“因組制宜、因戶制宜”。
 
 
  該縣石門鄉竹嶺村躍光四組的貧困戶汪謂忠,近幾年,依託產業扶貧政策的支持,通過發展養殖業成功摘掉了貧困戶的帽子,收入逐年穩步提升,成為貧困戶脫貧典型。
 
  因戶施策,授之以漁
 
  2014年,汪謂忠戶因父親汪春勝罹患肺癌,治療費用巨大,本人又患有哮喘不能幹重活,妻子長期在家照顧父親無法外出務工,全家主要收入來源僅靠當時年僅19歲兒子在外務工及養殖母豬收入,生活困難。
 
 
  2016年父親因病去世,鄉村兩級幫扶幹部在充分瞭解汪謂忠家庭實際情況和個人意願的基礎上,因戶施策,引導他擴大養殖規模。
 
  因養殖技術匮乏,汪謂忠戶每年只養殖1頭母豬、2頭土豬。為了打消他的顧慮,幫扶幹部聯繫縣農業農村局技術幹部到戶上現場手把手教,從如何建造豬圈到安裝母豬產床和仔豬圍欄,再到飼料選配、衛生防疫、母豬配種等,汪謂忠很快掌握了母豬養殖各種技術,當年該戶養殖了2頭母豬、4頭土豬,出售豬崽21頭、肉豬4頭,收入達到15000元,並於當年光榮脫貧。
 
  志智双扶,产业致富
 
  通過幾年的發展,汪謂忠的養豬產業已經走上正軌,但是汪謂忠沒有滿足現狀,正是因為養豬帶來的成功,讓他對產業發展更是信心十足。
 
  2017年汪謂忠考慮到石門山青水秀、風景優美,而且人們現在對養生越來越重視,他看到了裏面的商機,毅然決然地養起了15箱皖南中蜂。這一次他自己主動外出拜師,向鄰近鄉鎮的蜂農請教養蜂經驗,在充分消化吸收的基礎上自己動起手來,製作蜂箱,採購蜂群和蜂房工具,開始了自己的“甜蜜事業”。僅此一項,每年收入達5000元。
 
  2018年,汪謂忠向幫扶幹部提出養鴨的想法,幫扶幹部給予了充分肯定和支持,主動對接農商行橫關支行,幫助申請了扶貧小額貸款5萬元,建起了鴨舍、買來了200只小鴨、飼料等,一年銷售鴨蛋、土鴨收入共計15000元。
 
  近幾年,通過資金、政策、技術等方面的幫扶,養殖土豬、蜜蜂、鴨等成為汪謂忠戶最重要的收入來源,每年可達4.5萬元以上,成功走出了一條產業脫貧之路。
 
  “脫貧攻堅是一份歷史答卷,現在還遠未到交卷離場之時。”歙縣主官表示,將持續強化後續幫扶,進一步加大幫扶力度,全面落實綜合社會保障政策,確保全面完成攻堅任務,全面小康路上不落一戶一人。(吳敏 朱俊敏 劉凱)
[责任编辑:赵书琪 ]
网友评论